”
“他为了给食堂搞点油星,给车间弄点急用的劳保品,能蹲在人家供销社门口啃冷窝头等三天,能翻山越岭钻到公社去磨嘴皮子,都看不到他在厂里休息的时候。”
刘大山拿起桌上的那份清单复印件,用力抖了抖。
“这份清单大家都看到了,这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这是仲民同志一个点一个点跑出来的,是他用真心去说服人家挤出来的,更难得的是,他不光能搞来东西,还能想长远。”
他激动的说道,“他跟附近的公社挂上钩,让西个村子帮咱们开荒种粮。”
“同志们,这是什么精神?这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格命精神,是深挖洞、广积粮的战略眼光!这种一心为公,为集体长远打算的想法,连我这个老采购都自愧不如。”
“各位领导。”
刘大山语气恳切而郑重。
“张仲民同志政治上可靠,工作上有实绩,更难得的是,能吃苦,肯奉献,群众基础好,工人们都反映他办事实在,不搞花架子。”
“他虽然在采购科,但展现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解决实际困难的本事,我看完全能胜任后勤主任的担子,我刘大山以老挡员的名义担保,全力推荐张仲民同志。”
李怀德满意地点点头。
“好,老刘介绍得很具体,很实在。”
李怀德环视全场,目光尤其在沈立人和几个持不同意见者脸上顿了顿。
“张仲民同志的表现,大家手里的材料和老刘的话都印证了。”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最严峻的问题是什么?”
李怀德环视全场,目光在沈立人和几个平日意见相左的人脸上,刻意停顿了一下。
“是物资,是后勤保障。”
“工人兄弟们响应号召的在机床上拼命,可咱们后勤要是跟不上,原材料进不来,劳保发不下,食堂没米下锅,我们怎么好意思把艰巨的生产任务压到他们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