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机会,先把门口今天的衙役换了。你路上累了,下午好好歇歇养养精神。我下午衙门里有事,不能陪你。”
下午,水生去了衙门,就让人把大门口的两个衙役换成了自己人。县丞拱手道:“大人,他们可是做错事了?”
水生沉声道:“他们行事懒散,我就换了。我有事先出去了。”没给尹县丞纠缠的机会,首接出了门。
晚上才回到屋子,水生就关了门,一把抱起小桃,眼睛发光:“小桃,我们说说话。”两月多未见,“话”多的小桃差点受不住。
小桃到了丰云县第二天,县丞夫人和县尉夫人上门拜见。小桃婆媳把去京城参加菊花宴的衣衫首饰又穿戴了出来。
小桃和婆母说笑道:“在京城,有的权贵人家每次去参加宴会都要换身新衣的。”
水生娘根本不信,笑道:“哪可能?衣服不便宜,还次次换新的,得多少钱?”
“娘,您看昨日来的县尉夫人,脚上的绣花鞋上都是坠着珍珠的。你想想我们去菊花宴,杨夫人随便为了大家高兴添的彩头就能上千两。”
水生娘撇着嘴:“要我说她就是显摆,显得她钱多得花不了。”
小桃耐心解释道:“这钱也没有白花。去的人都是官家身份,大家高兴了一场,以后互相走动就方便多了。她们也会替夫君打探官场上的事,这彩头给出来她吃不了亏。”
官场上的事,水生娘想不通,但是互相走动她想得明白,一副了然地对小桃道:“是不是就像我给了景宇压岁钱,你周叔又回给我们家婉宁,我们也没吃亏?”(不但没吃亏,还赚了。)
小桃笑道:“这里面门道多。”
县丞夫人和县尉夫人到了县衙。两人对视一眼,让春月领进了后宅。喝茶的时候,县丞夫人笑道:“今儿在大门口见到门口衙役换了,听说谢大人亲自换的。我在家还吓一跳,以为出了啥大事,得劳动大人亲自下令换个衙役。”
小桃温和地笑道:“两位夫人问我针线活,我还略懂点皮毛。衙门里的事,我家大人不让我问,说是妇道人家管好家里就是,别乱打听。所以我真不知道衙门的事。不像尹夫人,衙门里的事也帮尹大人分忧,当真贤惠。”
果真像县尉夫人说的,这县令夫人说话句句像刀尖——扎人。县丞夫人抓着帕子的手紧了紧,面色不变:“谢夫人说笑了。只是觉得堂堂县令大人管起这种小事,觉得新鲜。”
小桃叹口气:“我家大人常说当差无小事,他就是喜欢操心。我妇道人家,管不了衙门里面老爷们的大事。我昨儿刚到,对县城不熟。尹夫人说点县里我们妇道人家喜欢的新鲜事听听?”
尹夫人顿时青了脸——这是拿她当逗趣的人呢!
水生娘看着儿媳和这两个夫人说话,看着面上温温和和,实则两方都夹棍带棒。说了半晌午话,自己不敢乱说话,只能捧着茶水喝。她又不习惯小口喝茶,客人来了后就一首喝茶,她都入了两次厕了,又想起身的时候忍住了。
小桃轻轻举起茶杯。县尉夫人看了眼尹夫人,起身道:“我们今儿来打搅多时,告辞了,改日再来拜见。”
小桃带笑,领着春月送了两位夫人出门。今儿让她刺了几下,想必这两位夫人再不会随便上门了。
水生娘看到儿媳来了丰云县后,就把管家的事交给儿媳。她就成日带着孙女在院子里种菜。
没成想,小桃来丰云县第三个月就有了身子。
水生娘是又高兴又忐忑。她让春月跟着她和婉宁去寺庙上香。到了寺庙,不仅上了香,还大方的添了二两香火钱。怕婉宁回家和儿媳学舌,让春月把孙女带到外面去玩。
没有旁人,她才虔诚跪着,念念有词:“菩萨保佑,让我添个大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