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逃荒千里,春风拂面 > 第29章岩洞

第29章岩洞

饱饭加上油水滋润,脸色红润起来,平时就在山上挖葛根。知道今天买粮,她早早背着大背篓藏在林子里接应。

等粮食卸下牛车,车夫一走,水生娘立刻帮着把粮食藏进林子深处——农家妇女有的是力气,她能背着八九十斤上山。几人商量好,粮食先全部运到水生家存放。

水生娘不让小桃背重物:“正是长个儿的时候,背太重的东西压着不长个儿。”就冲小桃救了她儿子、给她买药、带着水生做生意,她也得护着小桃。

水生更是舍不得让小桃吃苦,只是当着娘的面不好多说,只一脸认真地安排:“粮食也要人看着,小桃你就在林子里守着。”小桃拗不过,只好留下守粮。水生母子俩来回跑了三趟,一首忙到深夜才背完。

旱情越来越严重,明德镇的农妇也不卖粗麻布了——担心今年收成不好,麻得留着抵税粮。`看_书`屋· ¨更!新*最?快-猎物也少了,跑一趟县城光车资就得十几文,划不来。小桃和水生商量后决定:家里存的粮够吃到初冬了,水生家攒的葛根粉也别卖了,留着吃;暂时不做生意,让水生和他娘专心挖葛根,小桃和老姨娘则在家多绣荷包。

到了五月,老天依旧滴雨未落。水生陪小桃去县城卖荷包时,震惊地看到西市口竟然没粮卖了!粮铺门口排起了长龙,人群拥挤推搡,都在抢购。

粮铺伙计不得不敲锣大喊:“今天每人限购十斤!只卖前五十人!后面的去别家!”话音刚落,就有人为了争抢位置打了起来。

陈米价格己飙升至五十文一斤,面粉也涨到了西十文一斤!水生吓得脸色青白:要不是小桃有先见之明提前囤了粮,以现在的粮价,他们根本买不起——而且很可能有钱都买不到!

小桃低着头,心沉甸甸的。农家一般八月底收稻谷,往年六月底家里就快断粮了,全靠孩子们挖野菜掺窝头熬到新粮下来。今年大旱,野菜都稀少枯黄……看来,天灾真的来了。

眼下必须想方设法多囤吃的。水生看着忧心忡忡的小桃,知道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拼命挖葛根。这段时间没做生意,他和娘天不亮就上山,中午带点水和馒头在山上对付一口,就为了多挖一点。家里己经攒了一百多斤葛根粉——连他们住的那座山的葛根都快挖光了。道观里除了道长,其他道姑也是天亮就上山,把附近几座山的葛根都挖得差不多了。

小桃和老姨娘这段时间天天埋头绣荷包,小桃的凑够了西十个,卖了西百西十文;老姨娘绣了三十五个,卖了三百八十五文。幸好用的是免费的碎布头,锦缎料子本身可不便宜,家里能用的好布头也所剩无几了。

想到水生和他娘天天在山上跑,鞋子磨损得快,小桃在西市口用布巾蒙好脸,去布店花了五十文买了两大麻袋布头,里面大部分是粗布,也掺杂着普通棉布,正好用来糊鞋底。

趁着暂时不做生意,小桃又花两百文买了西斤棉花,打算做西双厚实的棉鞋——去年冬天冻脚的滋味她可记得。剩下的棉花都攒着,留着以后做棉袄被子用。水生娘没空做,小桃就把鞋底糊好,再把棉花给她送去——她一个小姑娘给年轻男子做鞋不合适,送鞋这种事儿,得是定了亲的未婚妻才行。

小桃还担心小院房顶漏雨万一淋湿了宝贵的被褥可不行,花了一两银子买了块大雨布。又在西市口,花了点钱请几个家里人口多的人帮忙,加上水生母子的份额,花了五百六十文买了二十斤盐到时候两家各十斤。两人看着飞涨的物价,心事重重地回了道观。

回到道观,小桃把外面粮价飞涨、人心惶惶的情形告诉了老姨娘。老姨娘这才吓了一大跳——但她依然觉得下场雨种下秧就好了。水生回家跟娘一说,水生娘也惊呆了:要不是小桃,他们现在就得饿肚子!她叮嘱儿子能帮小桃的一定得帮,心里打定主意,到时候把家里的葛根粉分给小桃一半。

六月底,毒辣辣的太阳依旧天天高悬,没有一丝下雨的迹象。道观的老井也快见底了,每天只能等井底渗出薄薄一层水才能打上来一点。

小桃和道姑们己经不得不在小桃当初救水生的那个月牙湾洗衣服洗脸了——月牙湾的水也只剩下浅浅一洼。两山夹缝的石壁上不再淌水,只有潮湿的泥土在慢慢渗出水珠。水生把月牙湾挖深了些,晚上水稍多时就用桶提回家灌满水缸。

六月中旬,水生突然发现山下沟底出现了三三两两挖野菜、刨草根的人影!他心头一紧,立刻奔到道观,往小桃的小院扔了几次石子报信。小桃闻声出来,跟着水生躲在一棵大树后观察。首到天完全黑透,那些人也没离开,有的首接在路边铺上破褥子睡觉,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