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淡淡地说:“项目还在初期阶段,很多事情,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我理解。”方正点了点头,脸上的笑容不变。
“但正是因为在初期,才要把好方向,把牢关口。”
他翻开笔记本,目光变得专注而严肃。
“达康书记,这么庞大的项目,资金是关键。请问资金来路跟资金外出如何规划的?”
来了。
李达康的心里,冷哼一声。
“方秘书长,这个问题,似乎不该由你来问吧?”
李达康的语气,带上了一丝不悦。
“招商引资,是我们地方政府的职责。只要资金来源合法合规,省委要做的,是支持,而不是质疑。”
办公室里的空气,瞬间有些凝固。
方正似乎完全没感受到李达康的火气,依旧微笑着。
“达康书记,您误会了。”
“我不是质疑,我是来协助工作的。”
他的声音温和,但话里的分量,却一点不轻。
“沙书记反复强调,项目越大,程序就越要正义。这笔上千亿的资金,以什么形式进入汉东?是通过正规的基金,还是私人投资?有没有经过银监、外汇等部门的备案?”
“这些,都是我们要考虑清楚的问题,不能留下任何隐患。”
李达康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方正的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切向项目的要害。
这些问题,他不是没想过。
但有林家的金字招牌在,他认为这些都只是程序问题。
可现在,方正把这些程序问题,摆在了台面上。
“还有这个项目的总设计师,陈昊同志。”
方正的目光,落在了笔记本的另一页上。
“我看了他的资料,很年轻,二十多岁,履历也很简单。”
“我很佩服他的魄力,也很好奇,他是如何一个人,撬动了荷兰ASML、德国蔡司的顶尖人才?又是如何说服林家,拿出上千亿的资金,来支持我们汉东的一个地方项目?”
“达康书记,您和这位陈昊同志,是怎么认识的?对他,您又了解多少?”
这一连串的问题,如同一连串的子弹,密集地射向李达康。
这己经不是调研了。
这是审问!
李达康猛地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他胸中的怒火,几乎要喷涌而出!
“方正同志!”
他停下脚步,死死地盯着方正。
“我再强调一遍!改革,就是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英雄不问出处!”
“陈昊有没有能力,你去看他那份计划书!那份计划书,别说你,就是拿到中央去,有几个人敢说自己能写出来?”
“至于资金,需要向你我报备吗?”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把项目干起来!而不是在这里吹毛求疵,搞这些官僚主义的条条框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