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被降为平民,从此在这偏远之地艰难度日。隨著鲁顷公的落魄,鲁国传承了数百年的祭祀仪式也被迫中断,曾经辉煌一时的鲁国,这个传承了 790年,承载著无数歷史记忆与文化传承的诸侯国,就这样在歷史的长河中黯然落幕,彻底退出了歷史的舞台,只留下一段令人唏嘘感慨的过往。
鲁国的灭亡,其实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內部来看,鲁国的政治一直不稳定,內乱频繁。前面提到的“隱桓之事”“庆父之乱”,还有三桓专权,都让鲁国的国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这些內乱不仅消耗了鲁国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还让鲁国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国家失去了信心。
鲁国过於注重周礼,思想和制度都比较保守,在战国那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很难適应形势的发展。当其他国家都在积极变法图强的时候,鲁国却还在抱著老一套的东西不放,这就好比在跑步比赛中,別人都在拼命往前跑,你却在原地踏步,不被淘汰才怪呢。
从外部环境来看,鲁国的地理位置十分尷尬,它处於齐国和楚国这两个大国之间,经常受到它们的欺负。齐国和楚国都对鲁国的土地垂涎三尺,时不时地就来攻打鲁国,抢夺鲁国的资源。鲁国在这两个大国的夹缝中艰难生存,根本没有发展的空间。
而且,在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竞爭非常激烈,弱肉强食是常態。鲁国作为一个弱小的国家,自然成为了其他国家吞併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