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青简史记 > 第6章 封禪书:古代帝王的「神仙局」

第6章 封禪书:古代帝王的「神仙局」

王夫人的死让汉武帝意识到生命的脆弱,他开始有了求仙长生的想法。

李少君告诉汉武帝,想要长生,除了炼丹、炼药,还要寻仙和封禪。他说:“仙者可见,见之以封禪则不死,黄帝是也。”意思就是,你要像黄帝一样长生升仙,就得与仙人见面,並且得去封禪。汉武帝听了,那是深信不疑,从此便踏上了他的求仙封禪之路。

公元前 110年农历四月,泰山脚下出现了一支庞大的队伍,这正是汉武帝泰山封禪所带的人马。这次封禪,汉武帝还带了一个 10岁的孩子,那就是已逝大將军霍去病的儿子霍嬗。汉武帝带著霍嬗封禪,一方面是因为霍去病对匈奴作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带著他的儿子封禪,有展示对匈奴威慑的意思;另一方面,也是想给霍嬗一个特殊的荣誉。

封禪大典开始之前,队伍中的方士数量甚至达到数千人,这阵仗,简直就像是一场方士的大聚会。汉武帝满心期待著能在封禪的时候见到仙人,得到长生不老的秘诀。可结果呢,和秦始皇一样,他也没能如愿。那些方士们虽然说得天乱坠,但最终都没有兑现他们的承诺。

后来,汉武帝又接连五次前往泰山封禪。在这期间,他还专门修筑了泰山宫,可见他对封禪的重视程度。不过,隨著时间的推移,汉武帝对方士的话也开始產生了怀疑。特別是在经歷了欒大欺骗他的事件后,他更是意识到自己可能被这些方士给忽悠了。欒大自称能通神仙,汉武帝对他十分信任,册封他为五利將军,还把长公主嫁给了他,又赐了万两金。结果,欒大根本就没有见到神仙,汉武帝得知自己受骗后,非常生气,不顾长公主的情面,下令杀掉了欒大。

儘管如此,汉武帝寻仙长生的愿望还是没有完全熄灭。直到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才终於意识到自己“为方士所欺”,感嘆道:“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汉武帝的封禪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满足他个人的求仙长生愿望,但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人们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他的封禪也对汉朝的政治、文化產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汉朝歷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五、封禪的意义:权力、信仰与歷史的交织

封禪,这个古老而神秘的仪式,在古代中国的政治和文化舞台上,那可是有著举足轻重的地位,就像是一部宏大歷史剧里的关键情节,串联起了权力、信仰与歷史的脉络。

从政治角度来看,封禪那就是帝王们宣告统治合法性的“秘密武器”。在古代,人们普遍相信“君权神授”,皇帝是老天爷派来管理人间的使者,而封禪就是皇帝与老天爷之间的一场“高端对话”。通过在泰山之巔举行封禪仪式,皇帝向天下百姓宣告:我能当皇帝,那是上天的旨意,我是天命所归,你们都得乖乖听我的。这种藉助天命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皇帝的权威,让百姓们对皇帝的统治更加信服。就好比现在的明星,要是得到了某个权威奖项的认可,那粉丝们对他的追捧就会更疯狂。封禪对於皇帝来说,就像是那个权威奖项,让他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更加稳固。

同时,封禪也是帝王们彰显自己功绩的绝佳机会。你想想,皇帝在位期间,要是没点拿得出手的成绩,哪好意思去封禪?只有那些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皇帝,才有底气去泰山封禪。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武帝开疆拓土,这些伟大的帝王,都通过封禪向天下展示自己的丰功伟绩,让后世子孙记住他们的辉煌成就。这就像是一场盛大的颁奖典礼,皇帝们在泰山这个大舞台上,接受天下人的讚美和敬仰。

再从信仰层面来说,封禪体现了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情。在古代,科技不发达,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知有限,觉得天地间存在著一种神秘的力量,掌控著世间万物。泰山,作为五岳之首,在古人心中更是有著特殊的地位,被视为通往天界的桥樑。皇帝在泰山封禪,就是为了表达对天地神灵的崇敬,祈求它们保佑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种对天地自然的敬畏,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文化,也成为了封禪仪式的核心內涵之一。

封禪还与古人的文化观念密切相关。在儒家思想中,“礼”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封禪仪式正是“礼”的最高体现。封禪的过程,有著严格的礼仪规范,从祭祀的程序到祭品的选择,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出错。这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礼仪的重视,也反映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同时,封禪仪式中还蕴含著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即人类与自然、天地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皇帝通过封禪,与天地神灵沟通,达到一种“天人合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