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联军几乎全军覆没,他自己也差点丟了性命。这一战,让刘邦认识到了项羽的厉害,也让他明白了,要想打败项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必须要重新调整自己的战略,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彭城之战后,刘邦和项羽进入了相持阶段。双方在滎阳、成皋一带,展开了长达两年多的激烈爭夺。在这期间,刘邦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削弱项羽的势力。他一方面派韩信去攻打赵国、齐国等地,扩大自己的地盘;另一方面,他又派人去联络彭越、英布等诸侯,让他们在项羽的后方捣乱,牵制项羽的兵力。
项羽虽然勇猛无比,但他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他的兵力越来越少,粮草也越来越不足。而且,他还中了刘邦的反间计,对自己的谋士范增產生了怀疑,范增一气之下,离开了项羽。这对项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公元前 203年,项羽的处境越来越艰难,他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好和刘邦签订了和约,双方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边归楚,西边归汉。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鸿沟之约”。
刘邦本来打算遵守和约,回到关中去。可是,他的谋士张良和陈平却对他说:“现在项羽的兵力已经很弱了,正是我们消灭他的好机会。如果我们放他回去,將来他肯定会捲土重来,到时候我们就后悔莫及了。”
刘邦听了张良和陈平的话,觉得很有道理,於是就决定违背和约,继续攻打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