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明时拾起倒扣的茶盏,问道:“殿下考虑得如何了?”
萧漪澜看向霍弋,霍弋轻轻点了点头,又看向孟如韫,孟如韫抿嘴一笑,也跟着点点头。/精*武^小-说^王? !追\醉\薪~彰\踕`
“陆大人的提议,本宫同意了。”
陆明时自案前起身,行至堂中屈膝而跪,“臣替北郡将士,谢过长公主殿下衣食之恩。”
“陆大人不必多礼,平身吧,”萧漪澜道,“只是十万两不是小数目,你要给本宫一段时间准备。”
陆明时道:“自然,皇上的旨意是从明年开始削减,明年入冬之前能将钱送到北郡即可。”
霍弋从旁说道:“陆大人虽然新任北郡安抚使,但在北郡尚算不上封疆一方,北郡有皇上的人,也有太子的人。在殿下的钱到北郡之前,我希望陆大人能让北郡更清净一些。”
“此事,臣会尽力而为。”
萧漪澜点点头,“若有难处,尽管同本宫开口。”
第56章 叮嘱
谈妥了这十万军饷的事, 孟如韫送陆明时出了拂云书阁。.武/4·墈?书′ ^无¢错,内,容·
云开月明,月光洒满中庭,陆明时将身上的斗篷解给孟如韫, 将她的发丝仔细地塞进兜帽里。
“你住哪个院子,我送你过去吧。”
孟如韫正好有话要问他,朝东边一指, “那边的碧游院。”
两人并肩缓步朝碧游院的方向走去,陆明时牵起她的手, 在掌心里轻轻摩挲。
碧游院里挂着灯笼,孟如韫行至八角亭中坐下,问陆明时道:“你今夜与长公主说的这些话, 是一时起意, 还是蓄谋已久?为何之前从来没听你提起过?”
陆明时不清楚她的具体所指,反问道:“何为一时起意, 何为蓄谋已久?”
“若是因为陛下削减兵防军饷, 致北郡有陷落之危, 你万般无奈,所以来向殿下求助, 此为一时起意, ”孟如韫缓声道, “若是因十三年前呼邪山一战, 故人蒙冤而死,你欲借殿下之手为其昭雪,则是蓄谋已久。”
“有什么区别吗?”
“若是前者,你向殿下求的是钱。若是后者, 你求的则是义。/6/1-墈′书/旺~ *哽+欣?蕞+哙·”
陆明时问她:“你希望我是哪一种?”
“是我在问你, 为何竟反问起我来了?”孟如韫笑了笑, 仰面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陆明时,安抚他道,“你不必试探我的想法,无论你是出于哪一种动机,我都会帮你。”
闻言,陆明时将她揽入怀中,轻叹了一口气。
孟如韫贴在他怀里,把玩着他玉佩上的穗子,柔声道:“陆子夙,你同我说实话好吗,别让我心里悬着。”
“好。”
陆明时在她身边的长凳上坐下,孟如韫顺势靠在他肩上。
只听他低声说道:“十三年前,我父母镇守北疆,遭人算计蒙冤而死,你家也受此牵连,落得个家破人亡,矜矜,我心里每天都在恨,恨不能诛佞宦,杀谗臣,屠尽戎羌,踏着他们的尸骨去祭奠故人。”
他话音里的寒意听得孟如韫心头一凉。戎羌兵民数十万人,一句“屠尽”,孟如韫心里赫然闪过十里荒骨的景象。
“老师曾问我将来有何打算,我说我想做白起,老师盛怒,说我辜负了父亲的期望。第二天,他停掉了我的武课,逼我读书,走文人入仕的道路。”
白起是战国时的奇才名将,更是让人闻风丧胆的“人屠”,于长平之战中坑杀了四十多万俘虏,一生杀降过百万。
孟如韫道:“白起杀孽太重,韩老先生是怕你走错路,所以宁可你做个清逸的文臣,也是想让你多读书,以正君子仁心。”
“你比我通透,这些道理,我几年之后才想明白,”陆明时道,“杀人能泄生者之愤,而不能平亡者之冤,我陆家满门忠烈,不该在史书上留下通敌叛国的污名。因此比起报仇,我更想为陆家正名。”
孟如韫望着天上的月亮,轻声道:“所以你以文人之身入仕后,自请转为武职,入北郡兵马司。”
陆明时“嗯”了一声,“我是想着,若我这辈子都没有机会为父亲翻案,至少要替他守好北郡,让陆家从我这代起,重新在青史上正名。纵然世人不知,亦可慰我父亲在天之灵,这是我向他做的保证。”
孟如韫心里一软,握着陆明时的手,神色认真道:“我也向你保证,昭毅将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