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月明时见卿 > 第12章完结

第12章完结

紫苏引她绕去左手边的溪山图屏风后,这间半敞的雅间里陈设四张小几,分别摆着棋盘、箭壶、算盘和笔墨纸砚。¢n′e-w!t¢i^a′n.x_i!.!o·r-g·孟如韫在最后一张小几前坐定,抬手取了墨来研。

“不知这词赋,是什么比法?”孟如韫问。

紫苏从博古架上取出一本词作集,“你我各说一数字,取中数为页数,本书中对应那一页所载词作为词牌与主题之限定,如此,可算公平?”

孟如韫点点头,“自然公平。”

选定的词牌为“踏莎行”,主题是春雨,限定在一炷香内。那香燃得很快,孟如韫却在不慌不忙地研墨,看得青鸽都替她着急。半柱香后,她终于开始蘸墨落笔,腕动笔游,字迹流畅,最后一截香灰落下时,孟如韫最后一笔刚刚收完。

紫苏将她写的词作与孟如韫互换,她先是略略一扫,颇有些诧异地望了孟如韫一眼,继而又逐字逐句细品,最后一句竟情不自禁颂读出声:“天蚕食桑,不织闲愁,织就万家辛苦。”

紫苏放下诗作,朝孟如韫微微一屈膝,“姑娘胸怀宽广,非□□之词所能比,是我唐突了。+0`0·小,说′徃+ *埂+歆_最.哙\”

见她早就看穿了自己的装扮,孟如韫也起身还了个女儿礼,这才道明来意:"听说宝津楼歌舞为临京一绝,不知缺不缺填词先生,小女子冒昧前来自荐。"

"姑娘想卖词赚钱?"紫苏有些惊讶地挑了挑眉。

临京城里有几家有模有样的酒楼,自家蓄着的歌舞伶人比教坊司还技艺高超,引得文人雅士争相追捧。士大夫们在此宴饮作词,经酒楼中乐师演奏后流传市井,是件十分风雅的轶事。

然此机缘并不常有,朝中清流一派爱重名誉,寻常不流连市井,宴饮游乐多在自家府邸。世家纨绔又多草包,只会附庸风雅,填出的词简直能酸倒牙。宝津楼虽养着几位久试不第的举子做填词先生,却也都是些泛泛之辈。

这位自称"青衿"的姑娘,年纪虽轻,词作却颇有疏朗纵横之意气,沉潜端凝之笔力。

紫苏思索一番,决定做主应下她:"不知姑娘报价多少?"

"管吃管住,短词一两银子,长词二两银子。"孟如韫道。

倒也值这个价钱。^8′1~k!s.w?.^c!o?m¢紫苏点头应下,喊来一个身着青色短褙的中年妇人,"七姑,带她们到后面迎风院,找个南向的房间安置一下。"

孟如韫和青鸽跟着七姑去后院看房间去了,紫苏将孟如韫留下的词作对折收好,转身回右侧雅间将昨晚的账算完。将近中午的时候,底下人悄悄通报说霍公子来了,紫苏忙搁下手里的活儿去二楼。

霍弋腿脚不便,不常来宝津楼,但每次过来,底下的人都如临大敌。账房忙活好几天才厘清的账本,他只略略翻几眼就能寻出错处,还有宝津楼里费尽心思收集到的朝堂消息,也常常难入他那双火眼金睛,"别学朝中那帮闻风而奏的饭桶,既然是听说,为什么不查清楚再来汇报?"

想起霍弋的冷漠斥责,紫苏有些紧张,站在门口深呼吸了一口气,才轻轻叩门,得允后推门而入。

霍弋正在听楼内的暗线汇报消息,一边听一边翻账本,待暗线汇报完离开后,才看向紫苏道:"再有几个月,殿下就要回京了,公主府劳你提前安排好。太子那边你别管了,我另外派人盯着。"

"是。"

霍弋很快翻完了账本,没挑出什么错来,紫苏暗暗松了口气。谁知他又道:"宝津楼近两个月收入很可观,看来都是一掷千金而来,竟没有人能在四艺上胜你一筹吗?"

宝津楼四艺,指的就是门外告牌上写的对弈、投壶、筹算、辞赋。每一项都能反映出人的不同特质,如擅长对弈的人往往精于谋略,擅长投壶的人骑射也不会差,能筹会算的是聪明人,工于词赋的是科举进士的潜力股。

宝津楼以四艺为入门票引,不仅是为了哗众取宠,也是为了发现和招揽有才能的人为长公主效力。这是霍弋当年开设宝津楼的初衷。

紫苏觑着他的脸色试探着问道:"会不会是咱们的标准太高了,要不我以后放放水?"

霍弋道:"求才取士,宁缺毋滥。若是连你也比不过,对殿下也没什么用处。"

紫苏心里暗道,我好歹也是跟在殿下身边长大的,什么叫'连我也比不过'?

"不过今天早晨倒是来了一位工于词作的小娘子,自称青衿。"紫苏将孟如韫的事告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