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官,这是青霉素等抗生素工厂的生产报告文件。*k^e/n′y¨u`e*d\u/.′c`o!m?"
"这些是吗啡,磺胺等药物工厂的报告。"
李志文把相关的文件报告都放到李崇文的办公桌上。
报告上写着,安南的药物工厂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已经可以小批量生产相关的药物,不过报告也提出目前药物工厂所需要的设备,技术和原材料都依赖于鹰酱,希望政府可以加大对医药领域的支持。
"我们工厂生产的药物占比是多少?"
"不到十分之一。"
"我们的西医药物主要依赖于鹰酱的援助和我们少量的购买。"
李志文把一份关于药物进口的文件递给李崇文后,回答道。
"中药材!"
"这些中药材从中原进口的?"
李崇文看到报告上写着最近这两个月安南的中药材进口突然增多了,都是从港岛那边进口的。
"是的,都是从中原那边进口的。"
"因为安南的西药比较少而且昂贵,再加上我们的移民很多都底层的老百姓,不怎么相信西医,他们生病后普遍都会去看中医。"
"从而导致中药材消耗过多,而安南和澜沧本土生产的中药材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疾病,只能从港岛进口。"
"不过,李长官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在安南出售中药材的商人又从我们的手里购买了大量的吗啡,青霉素等药物,我们要不要阻止?"
李志文问道,虽然北边经过港岛绕了一道手续,但是他还是有些不太放心,现在正是安南和鹰酱的蜜月期,发生什么意外就不好了。+齐¢盛_晓¢说*惘¢ ~首-发?
"不用,维持这样的局面就可以了!"
李崇文想了想回答道,安南只是购买中药材和出口药物而已,有什么问题就让鹰酱去找约翰牛,而且约翰牛也港岛在出口青霉素,吗啡和盘尼西林这类货物,只不过安南可以用药材换到,而约翰牛要用美元购买而已。
最重要的是医药领域根本不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内,所以政府对医药领域的投资会非常少,这就需要药物工厂自己解决资金的问题。
正好北边有需要,把药物工厂生产出来价格比较昂贵药物都买走了,解决了药物工厂一部分发展资金的问题。
"我们的公共卫生体系完成的怎么样了?"李崇文问起安南的卫生体系情况。
安南处于热带地区,疟疾、霍乱、类鼻疽等地方病与呼吸道传染病交织,构成公共卫生安全的长期威胁,如果不解决好,很容易打乱安南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安南的公共卫生体系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前,就已经计划开始实行了,之前因为医生和护士的不足没有落实下去。两个月前,在半岛学习的第一批医学留学生回来后,公共医疗卫生体系才正式实行。
安南的公共卫生体系正式确定国立医院为主导,私人诊所为辅的模式。建立三级医疗体系:国立医院负责疑难病症,公立医疗机构承担基础服务,私人诊所补充市场需求和居民的日常需求。
同时在卫生部下面成立保健所,负责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控等职至,未来保健所要覆盖所有城镇,成为公共卫生基层网络的核心。
"目前的情况不算太乐观。¨齐^盛^暁`税·王* _追*嶵.辛*章^踕/"
"国立的医院还好,我们的医生和护士都是经过实践的,手段虽然粗暴了一些,但是都有真材实料的。"
"而私人诊所就良莠不齐了,比较好的还可以治疗发烧感冒等日常疾病,不好的那部分就严重了,各种乱七八糟的治疗方式都用上了。"
李志文想起之前生病去看的诊所,真是不堪回首。
"该整顿一下了,通知卫生部门,让他们制定一个行医的最低标准,让安南的所有医生都进行考核,通过后才可以继续行医。"
李崇文决定让卫生部门整顿一下,安南的医生状况了,免得到时候出现大问题。
"还有医疗资源城乡分配不均的情况,我们的农村拥有的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