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隆万盛世 > 第1455章 商籍

第1455章 商籍

过去都是知县、知府自筹费用,这导致了他们肆意摊派杂税,欺上瞒下大肆捞钱。

而一旦核查,他们的理由就是整个班子都得他掏银子养活儿。

设身处地想想,其实未尝没有道理。

把地方上不上名录的职位纳入吏部管理,正好就是这部分新增赋税开支了。”

魏广德说道。

“吏部管的过来吗?一个县原来就几人,现在可就是上百号人,大县更是可能上千。”

张四维开口说道。

“不难,各省布政使司吏科剥离,直属吏部,负责各省吏员调派。

当然,他们也听命于布政使。

吏部管官,吏部各省就管吏,选人以堂官意愿为首选,想来对维持地方安宁不会有太大影响。”

魏广德马上就说道,也就是双重管理。

不让地方首长管着这些垂直部门,很容易闹出地方不和的么蛾子。

不过,地方插手过多,又难以真正独立行事。

这其实是个两难问题,就算后世也是无解。

魏广德也只能参考后世的部门设立,反正有优有劣,先参杂着搞起来再说。

劝农司已经在各省创建了独立衙门,品级虽然不高,但效果还是很好的,比纳入布政使司效率高了不少。

布政使司里,终究人浮于事,做事还是存在推诿。

有劝农司垂直管理,可以做到令行禁止,没有推诿馀地。

不过劝农司也要向布政使司负责,只不过因为权利微小,各省布政使多不看在眼里。

辛苦衙门,谁愿意插手担责。

“像劝农司那样?”

张四维反应快,一下子想到之前魏广德推动的各省创建劝农司衙门,又分走一部分官田进行农业种植。

好吧,现在劝农司已经发挥作用了。

在他们的推动下,御麦、番薯和马铃薯都已经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

自己老家山西那边,现在就有不少农户开始种植这些海外作物。

实际上,山西这次清丈出来不少土地,以前都被以为是杂地,种不出庄稼来的无用土地。

可是这些土地这次依旧被纳入清丈田亩之中,主要原因就是上面可以生长御麦或者番薯等作物。

“对,和劝农司一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精彩内容!

魏广德直接答道。

吏科留在布政使司里,魏广德总觉得不得劲,很不习惯,因为命令下发都是到布政使那里,再往下派发。

多一个人,就多一道程序,也就多了一分变量。

垂直管理多好,直接到人头上,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只不过,剥离吏科只是魏广德今日临时突发奇想出来的,可不是早就设计好的。

不过这样更好,先剥离吏科,成立省级的人事局管理地方上官吏。

下一步自然就是剥离户科,把地方上课税局的权利收入这个新衙门,那就是大明朝的税务局,以后就负责收商税这一块。

布政使司那边,继续负责农税的征收,税务局负责商税。

就当下官员还不大重视商税的环境下,要做到这点似乎不会很难。

会有人意识到其中的关节,但绝大部分只会读四书五经的人却是意识不到。

他们或许对捞钱有心思,但却绝对不会想到后世商业的繁华程度,商税完爆农税,国家财政的基础只有商税而绝对不是现在他们心心念念的农税。

就算张居正,也是绝迹想不到的。

不是他们不聪明,而是时代局限了他们的眼界。

魏广德自我认为这样温水煮青蛙的策略是可行的,只要适当的,由朝廷颁发一些鼓励经商的政令,提高一点商人的地位,收点税其实不难。

魏广德已经不止一次收到下面人的反应,希望在良籍里增加“商籍”,以便于他们经商做买卖。

因为商人普遍都要离乡背井做生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