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使个眼色。
李二轮赶快说,“哎呀,大家都往后稍稍,人太多,别再把我老妹儿的鱼给吓跑了。”
李五盘也吆喝,“对对,想看鱼,自己拿鱼竿钓去,上别地儿钓去,别围在这儿。
也不怕说话得罪人,大家伙儿也稍微往后退了退,还围着桶议论着。
也有些人真就回家去取桶,取鱼竿去了。
一会儿功夫,沿着江岸,一字排开砸了若干个冰窟窿,一帮人拿个小凳坐那钓鱼。
李晓青后面总算没围那么大堆人了。
看来是有鱼,李晓青身后声音又大了,有人欢叫“又来了又来了”。
其他人钓上的鱼有的多,有的少,多的也就两三条左右,少的根本钓不上来,都冻的够呛。
钱家这帮人有眼色,现在己经分成两拨,一拨人回家送鱼兼取桶,一拨人在这钓鱼和看李晓青钓鱼。
一上午的时间,李晓青钓出来了五六条鲤鱼,西条鲫鱼,三条鲢鱼,两条大胖头鱼,2条草鱼,个头就没有小的。
最小的就是她开始钓的那个三斤的鲫鱼。
快中午了,李晓青不钓了。
把鱼竿一收,“走,回家吃饭。”
他们这些人回家了,都不知道身后那帮,有好几个人为了抢她坐的这个地方,都打起来了。
其中就有两个,为了见李晓青洗头的。
此时那头发都怒发冲冠,冻成了一根根,如同刺猬大刺,支楞在脑瓜顶上。
李晓青回到姥爷家,此时她第一竿钓的三花鲤子,还有一个鱼汤都己经炖好了,热气腾腾的。
他们拿的野猪肉也切了一大块,炖了一些土豆子,烀了些玉米面窝头当主食。
这伙食在姥爷家,属于比过年都丰盛。
众人坐在那块儿,都是狼吞虎咽的,李晓青都害怕他们鱼刺儿卡嗓子。
吃完饭舒服地在那坐着,打饱嗝,李晓青看出个问题,问,“姥爷,这孩子们咋都不上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