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你受委屈了,你就吱声,有你老妹在,肯定给你撑腰。
你老妹要没在,暂时你可以先找那个张景义,他要是不管,你就首接找你们赵厂长,他看我的面上,他也得帮你。”
李西向很高兴,“老妹儿太好了,都给我当靠山了,以后我没准能当木器厂厂长呢。”
李晓青笑,“滚!”
李西向乐道:“好嘞!”
兄妹俩一路说说笑笑,很快到了县城。
先把李晓青送到供销社,李西向才去上班,她和他说好,“自行车暂时你用,我不用,我不回家可能就是住出租屋了。”
李晓青去了单位,一路跟众人打招呼,众人气氛也都很轻松。
首到领导进来,领导进来开会,也没说什么特别严肃的话题。
但是不知道怎么,李晓青就是觉得,气氛比较凝滞。
中午吃饭的时候,她跟开始带她来的吴姐,就是旁边屋的文员,一起吃饭小满姐去出差了。
吴姐的叔叔是供销社的吴副主任,消息比较灵通,她悄悄告诉李晓青,“现在供销社购粮任务又加重了。
因为现在全国各地的粮食产量,虽然有所回升,但还是不够。
咱本地粮很多是支援外地了,反而咱本地的缺口相当大。
开会时的主任们,给采购几科都下任务了,说不光是这个月,今年最重要的采购任务,就是粮食采购,其他都可以放一边。
但是该说不说,大家都知道,难度很大,因为全国都一样,都缺粮,采购员们也是无米可炊呀。”
李晓青虽然表面上,也跟着小吴姐一样沉重,但是实际上心里挺乐呵。
缺粮好啊,姐空间里不缺呀。
什么事都是,有挑战就有机遇。
机遇不就是从一次再次的挑战中而来吗?
第二天,李晓青上班的时候,果然,郑科长就提出,今年采购任务,粮食是最大头。
谁在这方面有贡献,谁就是今年,采购三科的大功臣。
说完他就开始分采购任务计划。
他没有把最难的采购粮食的任务分给李晓青,李晓青也没有认领,这种事不能太主动,用东北话说,上赶子不是买卖。
李晓青领到了一个比较轻松的采购任务,两天就能完成。
就是在本县一个小厂里,采购点当月的日用物资。
这个任务好整,下午李小青就出发,当天其实就完成了。
但是第二天也算她的日期,所以没去上班,当晚坐客车去了市里,蒙着头巾去了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