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时空的明末,北方战火连绵,但东林党为首的江南士族巨贾非但不肯出钱,反而千方百计逃避税负,终于导致北方防御崩塌,大明灭亡,而南方也沦陷在野猪皮铁蹄践踏之下。′1+4?k,a^n?s?h*u/._c!o~m?
嘉定十日,扬州三屠,铁蹄之下,百万冤魂胡尘里。
讽刺的是,满清一朝,江南赋税从没收不上。
充分验证一个道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甄钰不想大周也走到那一步。
大周东北、西北战事,都需要钱。
何况出血的是为富不仁的大盐商。对他们而言,这点钱不过九牛一毛。
崇华宫,东暖阁。
崇平帝放下奏章,重重揉了揉眉心。
“魏王,又要钱?”
“前些日子,朝廷不是已拨付200万两赈灾?”
“元辅,你怎么看?”
齐衡皱了皱眉。
还能怎么看?
魏王,肯定贪了呗。
但疏不间亲,魏王乃陛下长子,他可不敢这么评论。
何况,财政困窘,有利于稳固自己首辅之位。
他字斟句酌道:“陛下,河南今年桃花汛泛滥,造成数处决口,加上春来大旱,已是灾民遍地。哪怕以魏王之能,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200万银子看来远远不够。”
崇平冷哼:“朕不是还下旨周围省份,打开藩库,运输储备米粮前往支援?也该省下些银子才是。!j+j·w\x¨c¨.,i¨n^f-o.”
齐衡苦笑:“各省藩库情况,我也知晓些。很多藩库账实不符,存粮以次充好,以陈充新,甚至大肆掺假,以石灰、沙子掺入粮食中,怕也不能大用。魏王所请拨款,怕是十万火急啊。”
崇平目光看向齐衡:“元辅,户部那边?”
齐衡一摊手:“陛下知道,国库已经一分银子都没了。”
“能不能在东南想想办法?”
崇平皱眉:“国事艰难,东南富庶,也该为国分忧才是。”
齐衡沉默半晌:“天下赋税半东南。东南百姓,也已太苦了。都是陛下臣民,都是大周子民,陛下忍心厚此薄彼?”
他不再言语,暗中观察崇平气色。
这是无声示威。
皇上你不准我浙党官位,我首辅便躺平给你看。
看你怎么变出银子?
在他盘算中,崇平除了作出让步,允许长芦盐道徐少康升任两淮盐政,顶替林如海之位外,别无选择。
谁知。
大大出乎他预料,崇平却摇摇头:“既如此,不劳元辅了。朕从内帑中再拨付200万两,以支应河南赈灾。”
齐衡:“???”
内帑?
崇平帝从哪里变出来200万?
崇平淡淡道:“元辅若无其他事,便退下吧。”
齐衡呆立当场,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他万万没想到,崇平内帑竟还有钱?
是忠顺王给的?还是···莫非那甄钰小儿扶摇直上,以钦差南巡江南,竟是以见不得人手段为陛下创收?
齐衡不寒而栗。~零+点\看~书^ `最.新!章?节?更*新·快~
若崇平不需要他捞钱,他这首辅便没有了利用价值。
必须查清陛下内帑来源,加以限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退下时,却看到九省统制王子腾进入,查边离京前,例行陛见。
齐衡又松了口气,微微一笑。
王子腾,应该是来要钱的。
九省统制,乃是奉旨出都查边。而九边重镇防务,乃是一个吞金窟、无底洞。
崇平就算有点积蓄,也挡不住这么消耗。
齐衡所料不错。
王子腾见了崇平,便议论起出都查边、整饬防务之事。
王子腾奏道:“陛下,元人北归,屡谋兴复,亡我之心不死。而辽东一战,东虏大盛,建都沈阳,改称盛京,也跃跃欲试,觊觎我京畿之地。西北察合台汗国厉兵秣马,控弦数十万,鹰视狼顾,对我西北虎视眈眈。”
崇平点点头。
王子腾之前身为京营节度使,掌握京畿防务,对大周面临的恶劣军事环境、强大外敌压力如数家珍。
他要听的,是王子腾身为九省统制拿出的平虏之策。
王子腾继续奏:“太祖舍弃北平,定都神京,虽远离东虏,但也三面近塞。辽东大败之后,敌患日多,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偏头、固原,是为九边。天下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