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稳婆走出来说:“恭喜王爷,侧妃娘娘为王爷诞下一女。"之所以称作千金,因为只有黛玉的女儿能被称为郡主。
贾环听闻大喜,当即宣布:“赏,全府上下都赏半年月钱!”
贾环来到内室稍作休息,待身体回暖后走进产房。
看到满头大汗、虚弱不堪的宝钗,他心疼地说:“宝姐姐,你为我生了个女儿,我很开心。"
宝钗喘息着说:“没能给爷添个儿子,是我无能。"
贾环轻轻拍了拍宝钗的手:“再生不急,女儿长大也能帮着照看弟弟。"
黛玉劝道:“宝丫头先休息吧,有话以后再说。"宝钗确实疲惫,听后便闭眼入睡。
贾环和黛玉注视着襁褓中的婴儿,黛玉问:“环儿,你还没给她取名呢。"贾环抱起孩子,小家伙似乎感受到父爱,安静地吐泡泡,继续熟睡。
贾环心中温暖,思索片刻道:“就叫‘珺’如何?”
黛玉点头:“珺,美玉之意,贾珺是个好名字。"
贾环对婴儿说:“我们有名字啦,贾珺,爹爹起的名字好不好听?”
珺姐儿动了动身子,毫不理会,继续睡着。
片刻后,贾环将女儿交给宝钗,自己与黛玉离开产房。
平儿等人围上来询问,小吉祥问:“三爷,姐儿长得好看吗?”
黛玉笑道:“这是贾珺,以后叫君姐儿。"
香菱笑称:“好名字,珺,美玉也!”
晴雯不屑地哼了一声。
薛姨妈闻讯赶来,得知宝钗生了个女儿略感失望,但想到她是唯一生育过的,也就释然了。
此时坤宁宫传来消息,皇后下令册封贾环的女儿为县主,令薛姨妈惊喜万分。
贾环谢恩后感慨:“我们的珺姐儿真有福气,成了小县主。"
薛姨妈笑道:“这全靠你在皇族中的面子,否则这么小的孩子怎能得此封号。"
荣国府。
荣庆堂因天气寒冷,贾母未前往宁国府,而是在荣庆堂等待消息。
鸳鸯匆匆赶来,兴高采烈地说:“老太太诞下千金,母女平安!”
贾母听后点点头,笑道:“平安就好,可惜要是男孩就更好了。"
鸳鸯笑着说:“老太太,更令人欣喜的是,皇后娘娘传下懿旨,册封珺姐儿为当朝县主!”
贾母笑言:“珺姐儿,贾珺,好名字。
去把当年我戴过的那只白玉镯子送给宝丫头,算是我这个曾祖母的心意。"
鸳鸯来到宁国府,见满院子丫头们个个喜气洋洋,也为贾环感到高兴。
“三爷,老太太让我给您家珺姐儿送来一只白玉镯子,说是曾祖母的一份心意。"
贾环接过笑道:“鸳鸯姐姐代我家珺姐儿谢过老祖宗的厚礼,她年纪尚小,未能亲自前来拜谢。"
随后,迎春三姐妹也送来贺礼,虽不昂贵,却是亲手缝制而成。
三天后,洗三仪式,贾环家中宾客云集,热闹非凡,首到第二天才渐渐散去。
黛玉送走众诰命夫人,回到房中倒在床上,苦笑道:“累死了!”
紫鹃笑道:“这才刚开始呢,等珺姐儿满月那天,肯定更热闹!”
黛玉听了脸色微变,苦笑道:“何时才能消停?”
贾环刚好听见这话,笑着问:“什么?什么时候才能消停?”
紫鹃向贾环解释情况,说道:“三爷,我们姑娘不喜欢这些繁琐事务,己经尽力应付了,回来就累得躺下了。"
贾环听后笑道:“这有何难?待宝姐姐出了月子,就把这些事交给她打理,何必为此烦恼?”
黛玉惊喜地问:“真的可以这样?”
贾环笑道:“可以是可以,但你仍需陪伴那些诰命夫人,否则若你不露面,会被说轻浮的。"
黛玉撇嘴道:“那也好,至少不用像现在这般费神,平儿她们什么事都要请示,真是烦人!”
一个月后,满月宴结束,正月初刚过完年,薛家的婚事因耽搁下来,决定在正月二十举行。
梨香院。
薛姨妈问薛蟠:"迎亲的人选定了吗?"
薛蟠抓抓头,笑着说:"妈,能不能让王爷帮我迎亲?"
薛姨妈一听就瞪眼骂道:"胡说八道!你算什么东西,竟想让一个郡王为你迎亲?好好照照镜子!"
薛蟠瓮声瓮气地说:"我只是随口一说,妈干嘛发这么大火。
既然这样,只能从我朋友里挑一个,不过妈可别觉得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