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不论熟悉与否,都或多或少了解些苏长庚其人的脾性,此时也并不觉得他怠慢,拿起了各自面前的打印好的论文。`微`趣^小,税·网! ′免\废_越¨黩_
苏长庚站起身来,理了理中山装的下摆,站在了屋内提前准备好的小黑板旁,直接开始了他的讲解。
由于是还没有公开发表的文章,这次讨论的也比较特殊,因此在座除了苏长庚和谢谦华以外的所有人几乎都是第一次看到苏长庚的这篇论文。
今天来到这的都是与苏长庚研究方向有交叉或者曾经在这一领域也做出过成绩的学者,比一生致力于代数研究的谢谦华更明白苏长庚的研究内容。好几位都是翻开第一页看到标题的那一刻就眼皮重重一跳,知道今天这是有一场硬仗要打。
苏长庚现在想做的是推翻已经被写入一些教科书中的、西方人很多年前就已经公开发表了的一个定理,而这也注定了他要付出比最先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多几倍的精力,做出最严谨最无懈可击的证明,才能宣告这一场学术战争的胜利。
而今天他们聚在这里,目的就是提前分析这场战争的赢面有多大。!2,y,u,e¨d\u..-c.o?m!
苏长庚平时一直都是懒得交际应酬的人,给许多同行留下的印象都是沉默寡言到有些孤僻傲慢的,而此刻他却侃侃而谈,目光清正而专注,看着自己用粉笔写在黑板上的每一个符号时都格外的虔诚,让听他讲述的人都不由自主的安静下来,生怕自己一个不注意呼吸声太大扰乱了他的思路。m
“这第三个小点,是由我的学生负责论证的,论文内容的撰写她也参与其中,所以这一块由她来给各位说明吧。”苏长庚清了清有些发紧的嗓子,对列坐的各位说道。
而电话那旁的秦昭昭自然也听到了苏长庚的话,事到临头反而没有那么紧张了,听见那边没人继续说话,秦昭昭便自然地接过来老师的话茬。
“各位教授前辈们,大家好,我是苏先生的学生秦昭昭,这里的第三点由我来向大家解释……”
第184章 评议通过
秦昭昭本来还是有些紧张的,但好在隔着电话,总没有面对面那么强的压迫感,一开始还有些磕磕绊绊,但说着说的就顺畅了起来。!暁*税¢宅. ′已,发*布.嶵?新?蟑¨結?
这样专业性很强的汇报当然不仅仅需要很好的心理素质,更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对自己所讲解内容的全面了解。
在这时,苏长庚之前对秦昭昭的高标准严要求的好处就显现了出来。虽然前段时间几乎把秦昭昭的心态搞崩盘,但度过了那个阶段之后,秦昭昭才体会到身后不断有人push着自己前进并不完全是坏事。
痛苦是真的,可成长与进步也是真的。
秦昭昭能够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从小学奥数水平到如今的数论研究入门,虽然系统教室的金手指加成和自己的努力也很重要,但是也离不开苏长庚明里暗里的督促。
她一边说,一边对于自己与数学这门严谨艺术之间的关系又有了新的体悟。
或许她没那么聪明,没那么有天赋。可是既然得此奇遇,又得遇良师,她便不甘心仅仅是在这片之前未曾踏足过的花园门口粗浅游览,而是希望能更加深入地去探索一番,绕过荆棘和拦路石,走向那曲径通幽处。
秦昭昭越说越自在,语气不由自主的也轻快了一些,不再是那样一板一眼的汇报,在一两句话语言表达不明的地方也会穿插些大白话的自己的理解,听得会议室内一众老师教授不断点头赞许,而苏长庚面上绷得住,心里却笑开了花。
“……以上就是我这一部分的内容,下面还是由我的老师苏先生为各位老师讲解吧。”秦昭昭一口气说完,觉得嗓子发干,但是心里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雀跃和兴奋。
那边的苏长庚接过了秦昭昭的话茬又继续往下做了一个总结,这篇论文的陈述部分基本就结束了,几位教授互相看了看,其中一个戴金丝边眼镜的中年人率先开了口。
“与在座的各位比我年纪轻,资历也浅,就由我开个头抛砖引玉吧,我想请问下苏先生,这个第二个分论点其中的图形结构你是怎么划分判定的,可以详细解释一下吗?”
苏长庚点点头,在身旁的黑板上边讲解边验算了起来,其他众人纷纷也拿出纸笔,跟着在纸上写写画画。
苏长庚到底是深耕于这个领域的专家,三言两语就解释清楚了这个小问题。提问者点点头,又看向身旁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