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溧洋追问:"具体数字?"
"16亿。,咸_鱼+墈.书,蛧. *毋`错*内*容/"
高溧洋知道她说的是真的。
这个能源工厂确实价值不菲。
不过,高溧洋没有打算以这个价格购买。
他潇洒地一摆手:“太贵了。”
“高先生,您不是早就打算高价收购吗?为何又要反悔?”
高溧洋说道:“依我看,这家能源工厂的价值大概在14亿上下。”
浅见纱央严肃地说:
“但我们从内地得知,它的实际价值为16亿5千万,并未多收您的费用。”
高溧洋道:
9<758742}4:⒌小说 “如今形势变了。
当初您买下能源工厂时,他们给了我们不少面子。”
“至少也值15亿吧!”
“那时,他们是全国销量领先的洗衣液,广告遍布内地各地。”
“然而,看看现在,活力28在你们手里成了什么样子?”
“市面上还有几款可买?又有哪家媒体还在播放活力28的广告?”
“要知道,人们总是容易忘却的,哪怕是消失一阵子的明星。”
“更何况只是一个知名品牌呢。”
“扣除这些成本,我顶多只能接受14亿2千万。”
听高溧洋如此认真地胡乱辩解,浅见纱央一惊,
尽管知道他说得不对,却无法反驳。
“可是,高先生,厂房、设备都在。”
“工人和品牌都在,我们可以全权交由您处理。”
“如果您真想重振活力28的品牌形象,您完全可以做到。”
“凭您的商业才能,这并非难事。”
高溧洋道:
“为过时的品牌做广告,和捧一个过气艺人有何不同?”
“如果有这个能力,我为什么不找新的热门品牌来推广?”
浅见纱央无言以对。
高溧洋道:
“关于员工,我也不是没提过,您当现在的民生工厂还是原来的那个民生工厂吗?”
“工厂最出色的魏新源副总经理和销售员赵海波,都被我成功招揽。”“在我这里,现有的能源工厂工人并不重要,我打算再招募一批更听话、没有国企员工懒散习气的人,这样更便于管理。”
浅见纱央逐渐对高溧洋的信心产生了动摇。
她开始觉得高溧洋的话很有道理。
现在的能源厂己经没什么价值了!
不要过分重视外国公司。,微.趣~小`税_ ¨已^发*布_蕞*歆′璋/洁!
它们在国外发展得很好,但在中国却难以适应。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内地有很多知名公司有自己的品牌,但这些品牌都被外国公司盯上,
与外国公司合作后,自己的品牌被掩盖,
还有一些公司首接用自己品牌的名义去做别的事情。
原有品牌迅速消失,新品牌也半途而废,业务一蹶不振。
这种情况在九十年代存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依然如此。
据高溧洋所知,在未来,
科蒂集团收购了丁家伊,但最终以一千万的价格转手卖出。
印尼金光公司收购了华丰速食,导致华丰速食的市场份额大幅下降,
营销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如今还有多少人记得它?
达能公司持有百分之九十二的股份,
但最终无法承受亏损,将乐百氏卖给了盈司。
而该公司的门店数量也从鼎盛时期的700多家迅速缩减到200多家。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但也有一些外资企业,因为符合内地市场需求,
成功将产品卖给内地消费者,
比如强生公司,比如吉列公司收购了南福公司。
这不是外国人头脑简单。
这就是为什么外资并非无所不能。
外商并非总是赢家,切莫轻视外商。
在陌生的环境中,他们犹如顶尖运动员跳入太平洋,再怎么努力也难寻彼岸。
武田明夫将赵文斌引至南方省争夺市场时,高溧洋己预见能源工厂的命运。
他对国内状况不熟悉,误以为赵文斌擅长日用品生意,却不知这只是个靠 谋利的小官。
高溧洋提出14亿的价格,这是他们定下的数额!有了这笔巨款,他自己都能创办同等规模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