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亲近些。
她正暗自庆幸,但听赵启越道:“最近江南那边爆出一桩贪墨案,朕本打算派李大人去查探,可李大人却说自个儿崴伤了脚,不宜长途跋涉,婉拒了这桩差事,你猜为何?”
惠妃略一深思,已然猜到因由,但她并未明说,只佯装懵懂,“朝堂之事,臣妾不懂哎!还请皇上赐教。”
“因为江南富庶,各路王公大臣在江南皆有门生,但凡彻查此案,势必会牵连到宗室皇亲,他们顾忌后果,才不愿接这烫手山芋。”
皇上愿意跟她说这些,惠妃很是感念,“想来李大人是不愿得罪那些王亲,所以才借口推脱,皇上可还有其他的人选?”
“强行下令,倒也能任命钦差,但朕更希望能有人主动站出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样的官员才有彻查此案的决心,倘若是由朕去任命,那人很可能敷衍查案,随便找个背锅的就交差,又有何用?”
先前惠妃听父亲送来口信,父亲之所以没站出来,是因为他不确定皇上是打算随便一查,给个交代即可,还是打算彻查。
猜不透帝王的用意,她父亲才不敢贸然表态,今儿个听皇上这话音,惠妃已然明了,
“皇上能有决心彻查此事,实属难得,想来这朝中必有人理解皇上,愿为皇上分忧。”
赵启越故作忧虑地哀叹,“有心也得有胆才成,许多官员初入仕途时都报着为民请命的决心,但当踏入仕途之后,便会与那些个世俗的官员同流合污。
林相年近六十,已两次上折子请求告老还乡,朕打算年底送他回乡。一旦林相离开都城,往后朕又该指望谁?这朝中官员又有谁与朕一心?”
所以皇上是想借着查案一事,试探朝中官员,看谁有这个胆识?但凡有人出面,敢于彻查此案,替皇上分忧解难,那么下一个宰相人选便非他莫属了吧?
惠妃心下暗喜,打算明日就将这个消息传递给父亲,下定决心的惠妃温声劝道:
“朝中必然有与皇上一心之人,但要与宗亲对抗,的确不是易事,料想他们需要深思熟虑,才能下定决心,皇上且再等一等,估摸着很快就有正义之士站出来,揽下这差事。”
“但愿如此。”赵启越点到为止,没再继续说下去,惠妃也没再继续追问,相比政事,她更希望与皇上多一些相处的工夫,
“皇上整日的忧心国事,臣妾瞧着很是心疼,明儿个您还要早起上朝,晚间合该早些休息才是。”
说着惠妃便趁势靠在他怀中,主动抬手轻搂着他,她那纤细的手指先是落在他那宽阔的肩膀上,而后又一寸寸的缓缓下移,落在他的衣襟处。
只需纤指轻轻一勾,便可扯落赵启越的衣带。
可就在她要抬指之际,赵启越却突然握住了她的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