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芥子长生局 > 第288章 压缩饼干胀裂胃

第288章 压缩饼干胀裂胃

突然哭了,哽咽着说:“曾祖母说过…饿的时候,慢点吃…才对得起粮食…”——这句被他遗忘多年的话,此刻随着薯干的清甜,终于回到了心里。

“三奶奶的薯干,不是靠‘多’,是靠‘懂’。”李长生一边把红薯干分给其他队员,一边慢悠悠地说,“她晒薯干总留三分湿,说‘太干了伤胃,带点潮气,才像家里的热饭’;她给远行的人装袋,从不多装,说‘够到下一站就行,留着肚子,吃人家的热乎饭’;有年闹灾荒,她把薯干切成丝煮粥,一家分一勺,说‘饭要分着吃,才不贪,不贪就饿不死’。”

,!

随着他的话,红薯干的甜香里渗出点淡淡的水汽,那是三奶奶晒薯干时特意留的“润”,怕伤着吃的人;“饱”字绣纹在布袋上亮起,那是她缝口袋时,想着“吃的人能踏实饱肚”的念想;小米粒在地上轻轻滚动,像在唤醒队员们“对食物的敬畏”,让那些被扭曲的“贪食煞”彻底消散。

其他队员胃里的不适感也渐渐消失,压缩饼干的碎屑被风吹走,露出底下的黄土,土里钻出几株谷苗,是被“养”的气息唤醒的,带着勃勃生机。墓道深处的石壁突然“咔嚓”裂开,露出个石盒,里面放着块玉饼,上面刻着的“食”字,与之前的完整短句拼在一起,组成“镇归影心腐化结固探力引生救食”的长句,玉饼的光与红薯干的暖光交织,映出无数饥民的魂影,他们不再狰狞,而是捧着空碗,对着红薯干深深一揖,像终于在“温柔的饱足”里找到了安宁。

“薯干晒得有点硬了,下次多烘半天。”李长生把布袋系好,嘟囔道,“三奶奶说‘食要温,心要软,太硬了,胃不待见,心也不踏实’,回头多晒点南瓜干,切厚点,更润,适合救急。”

玄诚子盯着玉饼上的长句,突然看透了这一路的终极隐喻:从碳测仪引怨到食物回归本真,所有被邪术扭曲的“生存必需”——时间、方向、药物、食物,本质都是对“人间分寸”的背离。碳测仪急着定岁月,压缩饼干急着填饥饿,而李长生的旧物,不过是带着三奶奶的“分寸感”:探墓要浅,用力要顺,吃饭要慢,救人要真……这些最朴素的“度”,正是“镇心”的核心。

队员把曾祖母的窝头掰碎,混着红薯干的碎屑撒在谷苗旁,对着饥民魂影轻声道:“曾祖父,我懂了,饱不是撑,是对得起粮食,对得起胃,对得起心里的念想。”

李长生背着背包往前行,红薯干的甜香混着小米的暖,像在诉说食物的温柔。他望着玉饼上的长句,终于明白,所谓“镇心之物”,从来不是刻在玉上的字,而是藏在每一次“懂得克制”“心怀敬畏”里的人间智慧——对岁月有耐心,对土地有敬意,对食物有珍惜,对生命有温柔。

布袋上的“饱”字在阳光下泛着微光,像在说:别怕,有懂得惜食的地方,就没有撑破的胃;存着分寸的地方,就没有填不满的贪。

喜欢芥子长生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