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红学泰斗周汝昌传:红楼风雨梦中人 > 第165章完结

第165章完结

周汝昌于1989年重回故里,与兄长再次合作,“逐字细研,敲定,重作了异文,大取舍,发现了许多重要特色”。?暁`税^宅\ ^更,欣.醉.筷,由于汝昌耳目早坏,兄弟之间的校字定稿,只能取奇特的“口耳校”,祜昌手拿书稿,冲着汝昌的耳边大声喊话,拂手在耳的汝昌好不容易听明白后阐发己见,几番喊话后祜昌记下两人商定的结果。多年来,兄弟之间的合作就是以这种奇特的“口耳—读听”方式艰难地进行着。四十余年的痴心真意,为芹辛苦,再苦又何惧?

……

沽中合作二十日后,祜昌又随汝昌入京,二人一处两月余。逐字逐句敲定第九回,祜昌回津。不足两月,祜昌突发病症,住院八十余日。病后初愈,继续核校重录书稿。其间又一次住院休养,不多日出院后,仍笔耕不辍,伏案抄写,重新装订。由于祜昌病恙在身,体力渐微,所以进度渐缓,但一丝不苟,从不敢懈怠。至1991年2月底,七十八回抄竣。此年6月祜昌再一次入京,与汝昌继续又一轮的定稿工作。两个月成绩斐然,最后由周汝昌从众多异文中选定某本的最佳文字,写出按语并说明选择取舍的学术理由,初定稿至二十七回,第三卷完成。_3\3*k~s¢w·.\c¢o¨m_祜昌回沽后,继续核校及各项补遗完善工作。

……

在校红治红的几十年中,兄弟二人想尽办法,一直苦苦找寻愿意接收此书稿的出版社。尝试的许多办法,付出太多努力尽付流水。……八十年代的后期,缘于张之先生的热情介绍和促成,联系到河南人民出版社的刘建生先生,刘先生很是热心书稿,经过协谈最终敲定河南人民出版社接收书稿,出版《〈 石头记 〉会真 》。几经周折之后,《 会真 》终于有了归宿。

1991年11月18日,河南人民出版社派人到咸水沽了解此书的格式和汇校情况,以便考虑如何做好繁体字、竖排版等问题。看到四十余年的辛劳没有白费,年近八十岁的祜老像孩童般的欢喜,满心期待着最后定稿的完成与付梓出版。然而天不遂人愿,祜老的健康每下愈况(引者按:成语“每下愈况”出《 庄子·知北游 》,后讹作“每况愈下”),已无力进京与五弟合作了。¨捖\本′鰰,戦/ \追*罪_芯_蟑^洁?无奈之下将二十七回以后的书稿送至北京,由汝昌和助手(小女儿)伦苓继续下面的定稿工作。1992年周汝昌和出版社签订了《〈 石头记 〉会真 》的出版合同。然而,最让人遗憾的是,祜老未及等到定稿完成就离开了。1993年2月5日(旧历)周祜昌先生因病辞世了,他于1913年2月7日(旧历)来到这个世界,毕生主要精力贡献于为恢复曹雪芹原著真实面貌而奋斗的事业,终于带着对雪芹的无限眷恋和无语的遗憾离开了人世。一生的执著,无悔的痴意,却未能见到《 会真 》出版,不能不说是祜老此生最大的憾事,最无可奈何之事。

周贵麟又寻出周汝昌赠周祜昌的一首诗,“乃1986年春暮要写‘蒙府本《 石头记 》’之序,特函邀祜老来助( 因赴美之杂事皆要办理 ),此次兄弟来聚,匆匆不忍别,故‘清晨’句是相聚而看天气,怕下雨也,‘群’即聚义”( 周汝昌2005年3月致周贵麟信 ):

京华喜聚易兼旬,笔墨欢联又惜分。

午夜商红那忍睡,清晨虑雨尚疑群。

功高劳苦来襄我,任重艰难总赖君。

忘倦不疲缘底事?野家长是献青芹。

周贵麟于2005年7月7日又抄来周汝昌一首诗,乃“1995年春季,我给叔父去信叙清明节,我们兄弟姐妹为先父上坟情景。叔父复函中有怀念亡兄祜昌先生诗作一首”:

已隔幽明思对语,梦中言笑若平生。

读罢阿咸书一纸,几回忍泪莫纵横。

( 阿咸是称侄儿的典故 )

《〈 石头记 〉会真 》书稿后来又在出版社耽延了十余年时日,一是出版经费问题,二是文稿特殊,难觅能承担任务之合格的编辑、校对的问题。书稿由河南人民出版社转至海燕出版社,在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