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红学泰斗周汝昌传:红楼风雨梦中人 > 第159章完结

第159章完结

2003年12月九州出版社出版金鑫、李奉佐主编的《 红学求是集——纪念曹雪芹逝世二百四十年文集 》,五十九万五千字,论文集分三集:上集是“曹雪芹与《 红楼梦 》”,中集是“曹雪芹关外真祖籍是铁岭”,下集是“《 红楼梦 》和伪续研究”,三集的主体内容都是周汝昌学术观点的衍伸。~g,g.d!b`o`o`k\.¢n*e_t^周汝昌为此书作序,序末有五言绝句四首,其第一首曰:“何以念雪芹,编书为求是。铁岭有祖居,世代犹能誌。”

2004年6月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冯其庸和杨立宪主编《 曹雪芹祖籍在辽阳 》之续集,三十六万字。

2003年1月黑龙江教育出版社推出了周汝昌著《 红楼家世——曹雪芹氏族文化史观 》,共三十六万九千字。这是周汝昌关于曹雪芹生平、家世问题的一部新著,当然也包括了祖籍问题。它在考证方面承接《〈 红楼梦 〉新证 》,同时吸收了王畅、李奉佐等人的意见,而又提升到了“氏族文化”的理论高度。

《 红楼家世 》的书名实际上已经表明了两个基本的学术立场。`微?趣_小^税^旺* +哽/辛/嶵/全~其一,曹雪芹的家世研究与《 红楼梦 》的文本研究是密切相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曹学与红学有分有合,分的一面是表相,合的一面才是实质,因此才能将曹雪芹家世称为“红楼家世”。作者在《 自序 》中开宗明义:“所谓红楼家世,即是雪芹家世。这是本书的大旨要义。这是因为,《 红楼 》一书,含有很浓郁的自传性成分。”其二,研究曹雪芹的家世,目的与视野都在于曹雪芹与《 红楼梦 》的文化“根源”——落足于中华文化的弘扬,也就是作者在《 自序 》中所强调的:“‘家世’一词的概念范围,实际上包含氏族文化这个中华文化上的一大特点……我心目中的‘家世’,又不只是一般所拘解的‘祖籍’‘家世’的狭义理解。实际上我所以致力于家世研究,正是为了追寻雪芹身上的文化积累、造诣,以及他的宇宙、人生、社会观的思想真源及客观因素。我并没有把这个课题狭隘、庸俗化,以致使之成为一种令人齿冷的‘地点之争’。”简言之,这个书名实际上勾勒出了从“自传说”到“文化论”之周氏红学研究历程的轨迹。-s¨o`s,o/s¢h′u~.+c,o,m\

本书开首的《 曹雪芹氏族家世简表 》及其后三篇《 从“三曹”到雪芹——中国“氏族文采”说之初议 》、《 曹雪芹的根:“诗礼簪缨” 》和《 释“诗礼簪缨之族”——红楼绎史之一 》把《 红楼家世 》的立场、构架表明,可谓全书的“总纲”。续后诸篇则是各种具体问题之微观的考索和论证,曹雪芹的生年和卒年,“丰润说”、“辽阳说”和“铁岭说”的辨析驳议阐释,“曹雪芹小像”的真伪和“奇特命运”……都是红学界争论得热火朝天且至今余波未息的“热点”。

既从小说文本中寻绎家史的密码信息( culturalcode ),又以家史原型的蛛丝马迹来阐释小说文本的形象命意。如果要说得更具有理论意味的话,那么可以说周汝昌的红学考证与研究具有现象学与辩证法互相融会结合的方法论特点,曹学与红学,家世与文本,文学与文化,在周汝昌的视野中,是“互文”( inter-textual )的。许多具体问题还可以也应该继续讨论争鸣,但《 红楼家世 》至少在两点上有启示意味,一是考证不应该是单纯的为考证而考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