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 第43章 北征

第43章 北征

“他们反应过来要闹事?”

唐仨仁突然觉得挺好笑的,确实,后世的很多普通人会通过这种方法获得大量的好处,前世的时候,唐仨仁虽然只是待在一个小县城里,但这一类人当真不少,一天天的将“我要去找你们的上级反映情况”类似的话挂在嘴边。?咸`鱼?墈`书. ·毋,错*内/容¢

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那些管理者们害怕,是因为那些高高在上的管理者们不愿意跟真正最底层的人接触,怕脏了他们的眼睛!

他们害怕那些底层人民会将他们的“完美形象”给戳破,害怕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将他们丑陋的一面给揭露出来。所以,他们选择了妥协,选择了用利益去堵住那些人的嘴,让他们成为自己“完美形象”的守护者。

但唐仨仁知道,这种方法是治标不治本的,真正要解决问题,还是得从根源上入手。

而现在的大明,如果想要真正地解决草原人的问题,其实根本不需要用到所谓的“花钱买平安”这种事,在现在的大明,所有用到这种方式的管理者,全是无能者。

老朱如果要全砍了,唐仨仁保证不会有半点制止的意思,有一句话说得其实从来没有错:“庸官和无能的官员,比那些贪官更加恶心,更加祸国殃民.....”

因为贪官虽然贪,但他们往往在某些方面还是有着一定能力的,不然他们也爬不到那个位置。而无能的官员,除了会压榨百姓,搜刮民脂民膏之外,一无是处。他们遇到问题,从来不会想着如何去解决,而是想着如何推卸责任,如何去讨好上司,如何刷出自己的“政绩”,这样的人,留在朝堂之上是祸害,出现在地方,那更是毒瘤般的存在。`优-品~晓_说/徃\ *首`发!

放在以前或者以后,这情况可以说都是无解存在,但是在老朱手里,却是有机会杜绝贪官或者庸官中的一样,因为老朱可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人,他的手段和魄力,他对官员的态度,那绝对是前无古人,后也不会有来者的。

“老朱,你不会觉得,在我汉家儿郎几千万人面前,区区几十万甚至更少的鞑子,他们若是闹事,那便让他们都成为工具人就行了....或者,几十万人,杀掉一半,余下的一半哪里还有机会翻起什么风浪....”

老朱几人算是发现了,这唐仨仁对于自己人可以说是宽容至极,比如唐家铺的村民们,不管他们犯了怎样的错误,只要不是杀人放火这种事,唐仨仁有时候甚至连骂一句都舍不得,而今天看来,对于异族,唐仨仁没有半点所谓的同情心。

那是怎么狠怎么出主意,老朱愣了好一会,突然来了一句:

“你这性子,不去当官真的可惜了....要不趁这一次咱准备北征,你跟老徐一起北上,去跟着混一些军功,回来的时候咱给你小子封个侯?”

“老朱,你不要坑我了....”

后世无数人提到过一件事,“大明,尤其是明初的官,狗都不当....”

要当官,其实只有在宋时最舒服了,工资不仅高得离谱,关键是有一条“刑不上士大夫”这一条在兜底呢,就是只要你成了大宋的官,哪怕是一个小吏也行,犯了再大的错,都不会受刑。

在大明当王爷才是最舒服的,老朱制定的那些“养猪”政策,全是为了他朱家的王爷们考虑的。

“北征我在唐家铺给你们出点主意,然后督促一下唐家铺的工匠们加油生产前线所需的物资就行了....”

就凭目前唐家铺的作坊能力,可支撑不起前线几十万大军所需要的物资,所以,扩建,必须扩充规模了,老朱显然也明白这一点,这唐家铺里的一些作坊什么的,其实也不是不可以替代,只不过老朱还想着唐仨仁能够弄出更多的好东西呢,所以唐家铺肯定是要保留的。\7^0\0′t?x,t/.`c/o?m′

“仅仅一个唐家铺,对于整个大明而言,远远不够。”

反倒是唐仨仁主动提出这件事,就是将唐家铺的一些东西,现在开始可以往大明各地推广了,至于能够推广到什么地步,还得看老朱,也就是皇室的态度了。

“你怕死?”

老朱突然这么说道,这话挺伤人的,身为大明人,尤其还是洪武爷就站在这里,如果唐仨仁承认怕死,岂不是太丢人了,老朱只怕就是想用这种方法刺激一下唐仨仁,然后让他去当官,当更大的官。

“对,我这么一个文弱的家伙,上了战场很容易就挂了,还是别去前线给将士们添麻烦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