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恐龙。¢删\芭-看-书\王^ .勉.废′阅?黩^”
站
*GG:为“MM”而死的物种。其倾尽一生的时光来博取各式各样的“MM”的欢心,但通
常成功率都不是很高。即使偶尔成功那么一两次,如果上帝不愿意保佑他们的“MM”不是
一只恐龙的话,那么他们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JJ:MM的长辈,GG的贴心人。
*DD:MM豢养的宠物,GG的死敌。
*吃饭:耽误时间的无用行为。
*睡觉:让网络休息几分钟的体贴行为。
*死亡:离开网络的惟一方式。
网络“黑话”大解码
----如果有人在网上喊你JJ时,你可千万不要误会。在非网络时代,JJ往往让城市的时尚男女们联想到JJ迪斯科舞厅,那个让人疯狂让人迷醉的世界。而在网络时代,当你在BBS、聊天室、OICQ上见到这个词的时候,它不再表示那个喧腾火爆令人晕眩的娱乐符号,它是一个亲昵的称谓,“姐姐”的汉语拼音头字母简写。¨三*8·墈?书_枉~ +埂+辛·嶵!哙?
网络让人们感觉是亲如一家。一到网上,大家就不分男女老幼、高低贵贱,一律哥哥、妹妹、弟弟和姐姐相称,这使得原本冷冰冰的虚拟数字网络时代凭添了一份温馨和亲昵。当然,网络时代是懒得去打字的,因为懒得去打字,所以才诞生这么多简写的符号:GG/MM/DD/JJ。例如轻舞JJ、雨儿MM、流浪GG等。一声亲热的GG呼唤,立马就拉近了数字时代的距离。回想过去刚上网的时候,女性网友们还不习惯别人称呼自己是MM,以为让人家沾了便宜。那一次有一男网哥上贴称呼女斑竹是MM,结果MM斑竹回帖说是她认为MM的意思是妈妈,于是令众多男网哥们啼笑皆非。而BB可能的意思是BABY,小孩,情人,但是很多时候BB在网络中的意思是表示“再见”,英文单词BYE-BYE的简写。QQ的意思是你去CALL我吧,可以ICQ或者传统通讯手段。VC不是让你去补充维生素C,但是实际意义确实相近,网络公司的维生素——“风险资本”(VENTURE CAPITAL)。
WBD能让您联想到什么?如果有人在网上说你是WBD的时候,您可千万别偷着乐,那意识是说您是一个“王八蛋”。\卡,卡-小¨税′罔+ `已^发_布?罪′薪`漳!截-所以不要老是想上网了大家就不分阶级,一律亲如一家人,一家人也有矛盾的时候,而且有时候斗争还很激烈。不过,根据我的经历分析,这样的用法都是关系铁硬的网哥们才使用的词汇,基本上没有贬义,只是显示网哥们关系非同一般。NB的意思不用解释了吧,他奉承您在网上很酷。而SB呢,我就不说了,免得您生气,这是网络混混最爱用的词汇。但是有一点肯定,说别人是SB的,自己首先就是一个SB的模范,因为他缺乏起码的尊重人的修养。NQS是MM们常用的嗔怪语言,意思是“你去死”吧。
XXX 意味着某种级别,例如不愿意提及某人的大名,于是就采用XXX代替,另外还有不便于直接说出来的东西,就是有难言之隐,采用XXX代替。TMD的学术解释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而且美国政府还妄想把台湾纳入TMD系统中,这也是中国政府所坚决反对的。但是令人称奇的是TMD刚好与中国的国骂“他妈的”简写相同,于是就别有一番韵味。《中国青年》杂志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叫做《TMD威胁中国》,如果用另一个含义解释,刚好可以表达中国人的愤怒之情。在网络上,最常见的用法就是:写得真TMD好啊。即无以言表帖子的精妙,只好这样形容了。通常跟在这样的帖子后面的是“PMP”,那意思是您跟在后面“拍马屁”呢。相关的国骂词语还有NND等。
FXD是说谁呢,没有说你。FXD是大名鼎鼎的网络评论家方兴东方博士,自己没有二两墨水可不要自己往自己脖上硬套。许多人都爱在网上攻击方博士的观点,于是拼音缩写FXD便成了一个众所周知的词汇。同理,JQP的意思是姜奇平。原来吴士宏从微软跳槽的时候,网上掀起轩然大波,讨论者众,于是简称WSH也出来了。PLA可不是指人了,网上讨论两岸关系的时候,用于代指中国人民解放军。同理,GCD是指中国共产党。
网上流传有大量被篡改的中国传统词汇。伊妹、美眉是第一批伴随网络诞生而创造的词汇。网络上姑娘不叫做姑娘,统称美眉。深究其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