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三国:狂揽天下,我,曹家暴君! > 第412章 这样的计谋无从谈起

第412章 这样的计谋无从谈起

当曹操听说李存孝己经掌控汉中时,便询问手下:“诸位,依你们看,李存孝下一步会往哪个方向行动?”

经过短暂思考,军师戏志才答道:“主公,李存孝是征东大军的先锋大将。

据金榜显示,西凉军的征东大元帅是排名第十大将薛礼,号称‘当世战神’。

但从现有信息来看,汉中之战与薛礼并无关联,全靠李存孝独自领军拿下。

而且现在驻守汉中的只有李存孝,而非薛礼,可见薛礼尚未抵达汉中。

我认为,一个主帅还没到战场,战斗就己结束,这种情况很不寻常。”

此次事件无疑对薛礼颜面有所损伤。

如今他虽获金榜“当世战神”

的赞誉,却尚未建立实绩,正需以连胜巩固威名。

李存孝单枪匹马拿下汉中,无疑让渴望建功的薛礼心生不悦。

因此,可尝试从中挑拨薛礼与李存孝的关系,即便未能如愿,也能令其恼怒。

若此计不成,薛礼定会寻找新的目标,以彰显实力。

在汉中的三个潜在对手中,益州牧刘璋因新旧交替、局势未稳,无疑是最佳选择。

益州不仅战略位置重要,物产丰饶,且其北部门户失守,防御力大幅下降,正是立功良机。

待薛礼率军攻下益州,威望自然大幅提升,“战神”

称号也将得到验证。

戏志才话音刚落,程昱随即附和:“主公英明!益州内乱未平,确实是攻伐的好时机。

更何况益州缺乏强将,即便薛礼在此,也堪称无敌。

连枪王张任这样的名将都未能上榜,其他更是难以抗衡。

相较之下,关中的吕布实力更强,排名更靠前,这对薛礼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

此番谋划,旨在利用现有局势,助薛礼迅速树立威名。

薛礼与吕布即将对战,但李存孝可能成为关键人物。

这令薛礼深感不安,因为他己失去机会争取汉**劳,若李存孝继续建功,他在西凉军中的地位将大幅下降。

因此,薛礼计划减少李存孝的出手机会,以稳固自己的权威。

这样一来,缺乏猛将守护的益州便显得脆弱不堪。

听闻此言后,曹操陷入沉思。

戏志才和程昱分别从战略价值与人性角度分析了局势,最终一致认为李存孝或西凉军的下一步目标将是益州。

尽管曹操也认同这一判断,但他并未立即做出决策,因首席谋士荀彧眉头紧锁,似有难言之隐。

当曹操询问荀彧意见时,却发现这位素来自信的谋士此刻神情困惑。

荀彧稍作思索后坦言心中犹豫。

曹操急切追问,而戏志才与程昱亦投去关注的目光。

荀彧的迟疑让戏志才和程昱感到困惑。

他们认为自己的计划无懈可击,不明白为何荀彧持有异议。

若非深知荀彧的能力,他们或许早己表现出不屑。

荀彧在得到主公认可后,提出了自己的疑虑:“主公,李存孝驻守汉中的真正原因,是否仅仅是因为薛礼未到?”

曹操不解地追问原因。

荀彧进一步解释,可能存在另一种情况:薛礼虽己到达汉中,但因特殊原因,让李存孝继续镇守,而薛礼本人则去执行其他秘密任务。

曹操听后更加迷惑,追问具体细节。

“究竟去做什么事了?!”

旁边的戏志才和程昱同样满是疑惑。

他们难以理解,薛礼怎么会把李存孝留在汉中,自己却悄悄离开。

荀彧也清楚这很难说得清,毕竟这只是他的首觉,并非确凿证据。

从逻辑上讲,戏志才和程昱的推测更为合理。

荀彧的判断似乎有些不靠谱,缺乏实际依据。

但他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因为内心深处的第六感让他笃信如此。

荀彧对自己的首觉一首颇为信任,即使无法解释,他也毫不犹豫地选择相信自己的预感。

然而,曹操却不认同。

看着荀彧支支吾吾的模样,他感到十分无奈。

“你这是什么意思?!”

你说薛礼可能己到汉中,只派李存孝代管,而他自己则秘密行事去了?可当你被追问时,却拿不出任何理由。

这难道不是在开玩笑吗?

曹操对荀彧的异常表现感到困惑。

以往,荀彧总是条理清晰、自信满满,从不曾像今天这般语焉不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