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必稳定民心。”
“本王不愿再听闻任何投降的言论。”
“若还有人提及此事,后果自行承担。”
孙皓话毕,转身离去。众人齐声应诺,首至他身影消失,才逐渐站起。
缓过神来,众人深深吐出一口气,如释重负。然而此刻,每个人心中都盘旋着同样的疑问。
如今吴国民心浮动,只因建业城之变。魏军入驻后,非但未使局势恶化,反而令建业城渐入佳境。这使得部分百姓对吴国的信任大打折扣。
起初,许多人对此嗤之以鼻,毕竟魏军的威名天下皆知。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传闻涌现,动摇了他们的信念。更有甚者,亲自前往建业城验证真相。这一行归来,他们满心感慨,开始劝说亲朋好友追随魏军的脚步。
官员们焦虑万分,却无力阻止民众自由出入。强行干涉只会激化矛盾,加深百姓对朝廷的不满。
……
“诸位,眼下有一难题亟待解决。”
“容我说几句。”
“战局紧迫,某些政策不妨适度调整。”
众人闻言,面露难色,眉头紧锁。
见状,张布苦笑着摇头叹息,继而正色道:“诸位,请三思。是选择暂时让步,争取长远稳定?还是固守眼前利益,牺牲未来?”
众人沉默思索,张布与诸葛诞随即离开。前者首奔王宫,后者则赶往校场。
大殿之内,众人依旧神情恍惚,陷入沉思。
众人似有所悟,随后逐渐散去。无人知晓他们究竟明白了些什么。
王宫,书房。
张布正在调制茶水,孙皓则在揉着眉心。
“大王,请饮茶。”
张布端上泡好的茶递给孙皓。
孙皓轻啜一口后问道:“你说朕眼下该做何事?”
此言令张布一时语塞。当下局势复杂,他亦无计可施。
面对孙皓的询问,张布一时难以作答。
见张布陷入沉思,孙皓眉头深锁。
片刻后,张布开口道:“大王,魏军正在加紧训练水军。”
“不如趁其尚未熟习水战之时发起一次试探性进攻,以探明敌情。”
听罢张布之言,孙皓犹豫难决。
虽吴国急需一场胜仗提振士气,但贸然出兵难免会对魏军驻地造成损害。战后的修复工作无疑会加重孙皓的负担。
“不如传诸葛将军前来商议。”
孙皓随即派人去请诸葛诞。
不久,诸葛诞匆匆赶来。
“不知大王急召所为何事?”
诸葛诞满是困惑地望着孙皓。
“诸葛诞,吾与张布认为,魏军尚不精通水战,应趁机发起攻势。”
“不知汝意下如何?”
张布将心中想法告知诸葛诞,盼其支持。
诸葛诞略作权衡后答道:“此策可行。”
“军心低迷,亟需激励。”
诸葛诞表态支持,张布倍感欣慰。
孙皓听完诸葛诞的话陷入沉思。吴国久无振奋士气之举,连诸葛诞都坦言士气低落,可见军心涣散。而魏军水师尚未完备,吴国水军实力尚存,正是扭转局势的良机。
尽管分散于各城,集结后亦成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然而,若要集结,各城的守备便会削弱,此乃孤注一掷之举。
一旦此战失利,吴国将陷入重重困境。
在新兵尚未完全练成前,吴国更难抵御魏军,部分城池甚至无法维持正常的秩序。
“诸葛诞,目前可调动多少兵力?”
“尽量不影响各地的情况下。”
孙皓仍心存顾虑,毕竟若失败,后果将危及吴国根本。
诸葛诞思虑片刻,面露难色道:“依现状,顶多一万。”
“其中五千为正在操练的新兵。”
听罢此言,孙皓与张布皆神情凝重。
“如今我军兵力竟己如此薄弱?”
张布满是不信。
自建业城之事传出并获证实后,
各地百姓纷纷自发组织反抗。
致使诸多城池抽调更多守军。
诸葛诞神色黯然,孙皓听闻亦觉沉重:
“不少百姓如今以为归降魏军便可免死,甚至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因此多地百姓踊跃反抗守军。”
“更有守军被策反。”
诸葛诞越说,孙皓脸色越差。
吴国竟己至这般境地?
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