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凌霄”、“镇嶽”系列武装的初步形态设想及其战术价值。
面临挑战:坦诚列出当前实现的主要技术壁垒。
5.结论:总结交叉融合理论的创新性、模拟验证的初步可行性,以及对未来F级以上高阶武装发展方向的启示。
“这框架太清晰了!”
莫青由衷赞叹,“银烁,你简首是老天派来拯救我的天使!”
“少拍马屁多干活!”银烁俏脸微红,别过脸去,“我能帮的就这些了,你加油吧,我也得忙我的去了。”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莫青彻底进入了闭关状态。
上午泡在聚集地的械派实验室里,跟那一百种纳米金属材料死磕。指尖械力流转,蓝色的认知磁光细致地扫描着每一种材料的原子排列、能量亲和度、承受极限……
海量数据涌入脑海,被他分门别类地储存、分析。实验室里很快堆满了材料样本和分析报告,几乎无处下脚。
下午是雷打不动的重力训练,汗水浸透衣衫,一点一滴地将对身体的掌控推向“绝对”的领域。
晚上则属于论文的模拟验证。
他操控着精密的能量探测阵列,全方位、多维度地捕捉记录每一缕极致真气的波动频率、能量密度、属性光谱……建立起庞大的“武技能量特征数据库”。
然后,把这些鲜活的数据导入逻辑核心,结合“活性纳米神经突触网络”的理论模型,构建越来越逼真的模拟环境。优化算法,调整参数,一次次尝试让模拟结果无限接近理论预期。
每一次模拟运行都会产生TB级的数据洪流。莫青需要在堆积如山、令人眼花缭乱的全息图表中筛选关键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再把发现转化为严谨的学术语言,塞进论文框架,反复打磨逻辑和表述。
同时还要不断校验数据的准确性、模型的合理性,稍有偏差就得推倒重来。
这个过程充满了煎熬。
模拟结果也无数次偏离预期,网络在模拟“星陨·凌霄破”的狂暴冲击下瞬间崩溃;面对“孤城永镇·万嶂同悲”大范围扩散的要求时,传导效率死活达不到理论值……
莫青常常为了一个参数的调整,或者对一个异常现象的解释,折腾到深夜,实验室的灯光往往常亮不熄。
正是在这反复的推敲、失败、调整、再验证的循环中,论文的核心内容才一点点变得丰满、坚实起来。
最终,模拟数据显示,在优化后的模型下,“活性神经突触网络”在传导特定武技能量时,效率比传统回路平均提升了三五成到翻倍还不止,动态响应时间更是缩短到了快得眼睛都跟不上的微秒级!
这初步验证了它作为“气-械”融合核心的惊人潜力。
当最后一个章节落定,最后一张关键数据图表完美嵌入,莫青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他将这份长达数百页、图文并茂、数据详实的论文终稿——《基于活性纳米神经突触网络的气派武技与械派武装动态融合机制研究》郑重提交至械派科技树的知识星空进行审核。
等待审核的日子并不长,但对于投入了全部心血的莫青来说,每一刻都显得格外漫长。他强迫自己继续修行,但心神总忍不住飘向那个未知的结果。
三天后,腕式通讯器终于传来一声清脆的提示音。
【知识星空审核通知:】
【您提交的F级下位学术成果《基于活性纳米神经突触网络的气派武技与械派武装动态融合机制研究》己通过初审及专家匿名评审。】
【评审意见摘要:该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以“活性纳米神经突触网络”作为高阶气派武技与械派纳米武装深度融合的核心载体,理论模型新颖且逻辑自洽,设计的前沿模拟验证方案完善,所获数据详实可靠,充分论证了该交叉领域的巨大潜力与初步可行性。其创新性、理论深度及潜在应用价值均达到F级下位标准。】
初审过了,基本就稳了!
“成了!!”
莫青猛地握紧拳头,压抑不住的狂喜从眼底迸发出来,压在心头的那块巨石轰然落地。
“恭喜啊,莫大学者!”银烁带着笑意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论文写得真不赖,连老爹看了都夸你脑洞清奇呢!”
“多亏了你。”
莫青真心实意地说,“不然还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呢。”
“小事一桩。”银烁十分坦然。
“你不也把沉默方舟的试炼位置分享给我了吗?要不然我要晋级F级,也得磕磕绊绊,好一阵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