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包一小包真空包装的家乡小吃:四川的麻辣牛肉干、山东的煎饼、江南的梅干菜…甚至还有几盒滨城特产的鱼片!更珍贵的是几张刻录的光盘,里面是家人熟悉的面孔和声音:
“爸爸!我在电视上看到风暴了!你好勇敢!我和妈妈等你平安回家!”
“老赵!家里一切都好!别惦记!好好开船!全滨城的人都以你们为荣!”
“儿子!注意安全!妈给你晒了你最爱吃的红薯干,等你回来吃!”
…
粗糙的汉子们,捧着来自万里之外的家书和礼物,看着视频里亲人的笑脸,听着那熟悉而温暖的乡音,眼圈瞬间红了。有的背过身去偷偷抹泪,有的咧着嘴傻笑,有的把小小的卡片紧紧贴在胸口。连日来的疲惫、恐惧、委屈,在这一刻仿佛都被这浓浓的温情融化了。
水手长老王,一个在风暴中眉头都没皱一下的硬汉,此刻捧着一封女儿写的、画满了爱心和小船的信,手指微微颤抖,声音哽咽:“值了…他娘的,这一趟…值了!” 他小心翼翼地把信折好,塞进贴身救生衣的内袋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厨师长老李,看着视频里老伴絮絮叨叨让他注意身体、别光顾着给别人做饭,再看看包裹里那包他家乡的霉豆腐,布满皱纹的脸上笑开了花,转身就钻进了厨房:“今晚加餐!给兄弟们弄点家乡的味道!”
**尾声:破晓的启航**
一周后。
陈铮颤抖着手,看着银行账户上刚刚到账的五千万美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他立刻拨通电话,安排物资补给船以最快速度前往预定海域汇合,同时支付了紧急维修和水下焊接团队的费用。
“东海号”上,孙建国带着挑选出来的精干小队,穿着厚重的潜水装备,在相对平静的海域,开始了惊心动魄的“引流冷冻焊接”作业。液氮喷射的白色雾气弥漫,刺骨的寒冷隔着潜水服都能感受到。经验丰富的焊工在狭窄的“冰塞”窗口内,如同在刀尖上跳舞,精准地进行着每一次短暂而关键的点焊。李院士在视频那头屏息凝神,实时指导。每一次成功的焊点,都引来一阵压抑的欢呼。
夕阳西下,将海面染成一片金红。伤痕累累但重新焕发活力的船队(“泰山号”修复归队),在补充了充足的淡水和物资后,再次整装出发。主拖缆换上了新的,“远望号”舰体那条致命的裂缝,也在高科技与无畏勇气的结合下,被暂时牢牢封住。
赵大勇站在舰桥,看着雷达屏幕上代表祖国方向的东方,拿起高频,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
“全体船员注意!‘东海号’、‘定海号’、‘泰山号’!目标:祖国滨城港!航向:正东!全速…前进!”
低沉而雄浑的汽笛声再次划破大洋的宁静,三艘拖轮开足马力,牵引着“远望号”这艘承载着无数人梦想与牺牲的钢铁巨兽,劈波斩浪,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坚定地驶去。风浪或许未尽,但归家的路,已在脚下延伸。赤子之心汇聚的力量,终将照亮这万里归航的最后征程。
**(第四章完)**
喜欢鬼迷疯重生之80后逆袭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