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朱门戏:影帝贵公子拿捏朝野 > 第151章 名隐于卷

第151章 名隐于卷

合他意,他几乎想给“甲上”,但考虑到其言辞过于尖锐,可能引起争议,最终落笔为“甲下”。

而当他批阅到一份辞藻华丽、引经据典如数家珍、通篇大谈“礼乐教化乃大道之本”、“贤者当如芝兰玉树生于庭阶”的卷子时,眉头不自觉地皱起。

文章无可挑剔,却透着一股陈腐的贵族气息,对“能”的理解也仅限于“诗书礼乐之能”。陈肃几乎能断定这是某位顶级门阀的嫡系子弟。

他心中本能地升起一丝反感,提笔就想给“乙上”,但理智告诉他,仅从文章本身看,确实达到了“甲”等水准。他深吸一口气,不情愿地画了个“甲下”。

钱员外和孔令德那边,情况类似。

孔令德面对一份明显出自寒门、字迹稍显潦草但论证极为扎实、数据详实的策论时,心中暗赞其才,但想到此等文风与观点恐难入主流,为免麻烦,最终只给了“乙上”。

而面对一份西平八稳、处处符合经典却毫无新意的世家子弟答卷,他虽然觉得平庸,但考虑到其出身可能带来的后续影响,也稳妥地给了“乙上”。

复核阶段,争论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谢道临拿起陈肃评为“甲下”的那份华丽答卷,仔细看后,平静道:“陈学士,此卷文理俱佳,引经据典纯正,立论契合‘大道’本义,为何只评甲下?”

陈肃面无表情:“文辞虽佳,然空谈礼乐,于‘选贤与能’之‘能’字,几无触及,流于虚浮。甲下己是中肯。”

谢道临又拿起那份评为“乙中”的务实卷:“那此卷呢?其论‘能’,切中时弊,对策可行,文风虽朴,其心可嘉,为何只得乙中?”

陈肃瞥了一眼:“破题浅显,论‘大道’失之粗疏,格局有限。乙中足矣。”

两人目光相接,都明白对方评分的背后,或多或少掺杂了对答卷者出身猜测所带来的倾向性。

谢道临倾向于维护符合门阀审美和价值观的文章,即使其略显空洞;陈肃则更欣赏敢于针砭时弊、强调实务的文章,即使其文采稍逊或观点偏激。

孔令德负责打圆场,引用评分标准,在“义理纯正”、“论据翔实”、“对策务实”等条框下进行看似客观的讨论,最终对几份争议卷子进行了微调,或维持原判。

阅卷便在这样一种心照不宣的微妙氛围中进行着。

糊名的卷子,遮住了具体的名字,却遮不住那无形的身份标签。

考官们竭力遵循着“唯文是取”的原则,但潜意识里对文章背后那个模糊身影的猜测,如同幽灵般缠绕着笔下的朱批,影响着最终的等第高低。

公平,在这深院之内,成了一种努力追求却难以真正触及的理想。院门,能隔绝人情请托,却隔绝不了人性深处那难以磨灭的偏见与倾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