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朱门戏:影帝贵公子拿捏朝野 > 第110章 养望于林

第110章 养望于林

正院锦帐内悄然滋生的那丝暖意,在谢道临的院落添了一抹和谐。.我·得-书?城_ ?蕪·错,内′容`弘文馆的日子,在泄题风波尘埃落定后,显得格外沉闷与平淡。

馆阁之内,墨香依旧,书卷堆积。老博士们埋首校勘,寒门校书郎们奋笔抄录。然而,往日里偶尔还能听到卢玦、王允明等几个相熟世家子弟低声议论时政、点评朝臣的声音,如今却彻底消失了。

他们聚在一起,谈论的只剩下《礼记》中某句的微言大义,《春秋》笔法的褒贬隐晦,或是某位前朝大儒的注疏得失。

话题被严格地限定在经史子集的范畴之内,绝口不提任何涉及当下朝局、人事更迭的敏感内容。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心照不宣的谨慎与压抑。

原因不言而喻。未知带来的是最深的恐惧。在弘文馆这等清贵之地妄议朝政,无异于将把柄主动递到御前。

谢道临亦如其他同僚一般,沉心于《五经正义》的修撰,笔下的字迹沉稳而专注,仿佛外界的风云变幻皆与他无关。

表面的平静下,是谢家乃至整个门阀阶层在重新评估风险、调整航向。

这日散值归府,谢道临刚踏入前院,栖竹己等候多时:“郎君,家主请您得空时,移步书房。¢二′叭/墈_书`网~ `已.发`布?罪¨歆-璋/结′”

谢道临心中一凛。自朝堂风波后,父亲首次主动召见。

他整了整衣冠,快步走向父亲那间书房。书房内,熟悉的墨香与书卷气息中,混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谢明远端坐于宽大的书案之后,面容比前些时日更显清癯,眼神却依旧锐利。

“父亲。”谢道临躬身行礼。

“不必拘礼。”谢明远指了指案前的椅子,声音沉缓,听不出太多情绪。

谢道临依言坐下。书房内一时寂静,只有博山炉中袅袅升起的青烟,无声地描绘着空气的流动。

谢明远没有立刻切入正题,而是端起手边的茶盏,呷了一口,目光落在谢道临身上,带着审视,也带着一种深沉的期许。

“弘文馆近来如何?”他开口问道,语气平淡如同闲话家常。

“回父亲,一切如常。《五经正义》校勘进展顺利,馆中同僚皆潜心学问。”谢道临谨慎地回答,点到为止。

“嗯。”谢明远微微颔首,“潜心学问,是好事。治学需静心,浮躁不得。”

他顿了顿,“朝堂之事,瞬息万变。¨h¨u_a,n_x*i~a*n-g.j·i+.~n+e¨t¨陛下……乾纲独断,收权之意己明。”

谢明远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警醒,“纠缠于一时一地之得失,非智者所为。尤其……是在自身尚未足够强大之时。”

他的目光变得格外深邃,牢牢锁住谢道临:“临儿天资聪颖,根基深厚,然锋芒初露,尚需时日沉淀。弘文馆学士之位,清贵而无实权,远离漩涡中心,正是潜心‘养望’的绝佳所在。”

“养望”二字,谢明远说得格外清晰。

谢道临瞬间明白了父亲的深意。天子收权,门阀受挫,此刻硬顶着皇权的锋芒去争权夺利,不仅徒劳,更可能招致更大的打压。

不如暂避其锋,韬光养晦。弘文馆这个位置,看似无权,却是天下文脉所系,清流所仰。在此潜心修书,钻研经义,结交名士,传播学问,积累的是无形的声望——士林清望!

这是比官职更难以剥夺、更能持久的力量。一旦在士林中积累了足够高的名望,成为公认的学术领袖、道德标杆,那么无论朝堂风向如何变幻,其地位都将稳如磐石。

届时再入朝堂,其话语权与影响力,便不再只局限于世家清流。

“家族会全力助你。”谢明远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所需典籍、名士引荐、讲学机会,乃至在士林间的扬名……皆无需你费心。你只需专心学问,立言立德,将谢氏麒麟儿之名,深植于天下士子心中。”

谢道临郑重应道:“儿明白。定不负父亲期望。”

谢明远眼中露出一丝欣慰,随即又转为凝重:“还有一事。陛下虽收回了命题与监考之权,但科举改制之事,恐不会就此止步。工部潘子良,亦非易与之辈。若陛下日后有意再行改制,或潘子良等人再提新策……”

他停顿片刻,目光锐利:“我儿在弘文馆,身处清流之地,届时可视情况……予以支持。”

谢道临明白,父亲这是在暗示,让他以“超然”的学术身份,在适当的时机,支持天子的科举改制措施。

这是演一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