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化雨,各展其才,岂不美哉?
结尾“葵藿丹诚”、“捧日人”,更是首接表达不论出身,皆怀向阳丹心,愿为大唐升平盛世效忠驱驰。
清晖阁内,瑞雪的寒光似乎被这从容温厚的声音驱散了几分。
这不动声色间,便将那可能产生的波澜抚平,如同裱糊匠,不着痕迹地遮去了墙壁上细微的裂痕,维系着这表面上盛世无瑕、君臣同乐的画卷完整。
潘子良目光扫过谢道临呈上的诗篇,再瞥了一眼御座上天子毫无异样的侧脸,面色平静无波。天子欣然接受谢道临的诗作,并未有特别赞誉,却也让内侍好生收起。
诗赋环节,便在其他大臣陆续献上的颂扬篇章中,带着一丝微妙难言的气息,安然收场。
宴终。
大臣们依次行礼辞出清晖阁。谢道临走在雪后初霁的宫道上,步履虽稳,心绪却在纷扬瑞雪与方才御前那无声的交锋中难以平静。
天子的默然,寒门魁首的暗讽,明日,潘子良那首诗,只怕要在长安某些圈层里,激起无声的涟漪吧?
宫门外,府中的安车早己等候。谢道临扶轼登车,靠在锦垫上,闭目养神。
马车驶出宫门,外面市井的喧嚣声传来。正月初七,长安各商户己陆续开张,一片热闹景象。
经过平康坊附近时,车窗外传来一阵不同寻常的喧哗热闹,似是酒肆间有人在争执什么,夹杂着几声哄笑与器物碰撞声。
谢道临微微掀开车帘一角,只见街角一间气派的酒楼门前灯火辉煌,人头攒动,隐约可见数架装饰华贵的马车被挤在中间,有锦衣锦袍的家丁正与人推搡,争得面红耳赤。
隐约听得“某某阁雅间……崔家先定下了……王家硬要抢……”几个断断续续的词句,在冬夜寒气中格外清晰。
谢道临放下帘子,唇角无声地牵动了一下,似讽似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