拭,焕发新光。
腊月廿二日,各处所需的新衣被褥分发,灶间为祭灶准备的糖瓜、蜜饯开始紧锣密鼓地制作,糖香满园。
腊月廿三日,祭灶正日来临。
天刚蒙蒙亮,府中各院己灯火通明。大厨房一派热火朝天,厨师仆妇各司其职。正厅中央,洁净的供桌己摆开。谢道临身着新制的交领常服,崔夫人则庄重地穿了藕荷色通袖袄配墨绿裙,髻上簪了一支赤金嵌南珠的如意簪。
谢尚书虽未在场,但正主之位依然虚设。
谢道临立于一侧,监督着执事小心翼翼地摆上宰杀干净、口衔红绳的整猪头、整鸡、整鱼三牲供品。黍米饭粒粒饱满、新酒清冽透亮、各色时果糕点精致码放。新灶王爷神像请上神龛,慈眉善目俯视人间。
谢道铭则调度于内外:厨房的灶糖熬制成色如何,仆役撤换的神茶、供香是否足量,供奉焚烧的“金锭”“银锭”和备好的“灶疏”(向灶王爷汇报家中一年大小事、祈福的表文)是否齐备。
他如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虽在角落,却确保了庞大程序中的每一颗齿轮都严丝合缝。
封门封印,官员就地守岁。
扫尘洒净,府中迎祀灶神。
日光渐盛,透过高窗落在厅堂光洁的地面上。在众人屏息凝神中,吉时己到。崔夫人亲执银箸,象征性地在供品上沾了一下,然后退开。谢道临上前,代表主家,点燃了香炉中的第一炷清香。
香烟袅袅升起,与厨房飘来的糖饼热气融合在一起,弥漫了整个正厅。一年一度的祭灶礼,在谢府数十年如一日的平静与规整中,安然开启。
年关的车轮,就这样沿着既定的轨道,向前滚动了一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