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世家子弟身后,步态稍显拘谨,跟在末尾的赵寒更是下意识地将自己洗得发白的衣袍捋平,眼神复杂地看向两旁鳞次栉比的商铺和往来的鲜衣怒马。
王首学士则步履轻松,谈笑风生,与相熟的几位世家子弟评点着街景风物,俨然闲庭信步。
众人很快便到了莳花阁所在的平康坊。这里是大唐最有名的“红灯区”。“京都侠少,萃集于此”
空气中飘散着若有似无的幽香与丝竹乐声,并非市井喧嚣,而是低回婉转。阁楼入口处侍立的女子,穿着并不露骨,却仪态优雅,言笑晏晏。
走到门前台阶下,王首学士脚步未停,正要拾级而上。
谢道临却在这一刻,稍稍停下了脚步。他目光沉静地望向前方灯火通明、笑语隐约的阁门,又不动声色地扫过身旁一张张年轻的面孔。
他看到了王首眼底一闪而过的得色和放松——仿佛一条终于回到熟悉水泽的鱼;他也清晰地捕捉到赵寒等人脸上的紧张、好奇和那难以掩饰的自惭形秽。
有一道清晰的鸿沟,在这里,以一种极其具体而奢华的形式呈现出来。
科举改制许诺的那道窄窄的跨越之梯,在此刻这座精致销金窟的光芒下,似乎又变得模糊而遥远。世家看似随手的“恩赐”,何尝不是在悄无声息地丈量着这条跨越之路的长度?他们能带来“恩惠”,也能轻易设置新的门槛。
然而,就在这微妙一刻,一辆并不算顶级的官车恰好缓缓停在了不远处。车帘掀开,一位身着绯色官袍、神色端肃的中年男子恰好步下,正是御史台的一位姓卢的侍御史。看到弘文馆一行人,尤其是一马当先的王首和紧随其后的谢道临,他目光微凝。
王首学士脸上的随意瞬间收敛了几分,脚步也停在了台阶中央。
谢道临敏锐地察觉到了气氛的变化。
卢侍御史微微颔首,并未多言,但那锐利的一瞥,足以让准备踏入莳花阁的寒门士子心头都微微一凛。
狎妓之事对于大唐文人确实常行,甚至谢家的开基祖谢安还有“东山高卧”的典故。可若被御史台盯上,明日弹劾的奏章里,未必不会添上一条“士行不检”的罪名。
谢道临面上不动声色,只朝卢侍御史所在的方向几不可查地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然后静静等待着王首学士的下文,以及这场由他主导的开场戏,将如何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