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朱门戏:影帝贵公子拿捏朝野 > 第40章 重阳祭祖

第40章 重阳祭祖

寅时三刻,晨星未退。+r?c,y,x*s~w..~c^o*m_

谢道临被挽兰轻声唤醒时,窗外还笼着深青色雾霭。铜盆里的热水腾起白雾,映着案头两支素烛,将厢房照得半明半暗。

"郎君今日要穿素纱中单。"挽兰捧着祭服立在榻前,发间只簪了支木钗,连平日那颗泪痣都被脂粉掩去了,"老夫人特意嘱咐,祭服内不可着艳色。"

谢道临由着她为自己系上素白腰带。重阳祭祖的规矩他自然知晓——"重阳无艳色,先祖方受飨"。但真正穿上这身毫无纹饰的素袍,才真切体会到世家对祭祀的庄重。

漱梅跪在脚踏上为他穿袜,指尖在脚踝处微微一顿,她声音压得极低,"奴婢给郎君缝了护膝..."

谢道临颔首。束发礼那日跪得膝盖青紫的记忆犹新,到了还是贴身婢女心疼自己。

晨光初现时,谢府中庭己列好仪仗。十二名着青衣的仆役持幡而立,谢尚书和谢相自然无暇参与,宫中同样要祭祖。

辰时的钟声穿透晨雾时,谢府正门洞开。谢道临率族人缓步走向祠堂,身后是诸位族老、崔夫人,最后是谢道铭与三位庶弟,还有不少谢道临不认识的族中子弟。

秋风卷着落叶在青石板上翻滚,发出沙沙轻响,竟似真有先祖魂灵踏叶而来。

祠堂前早己设好香案。三足青铜鼎里青烟首上,两侧摆着整羊整猪的少牢,牲首朝东南,取"向阳受气"之意。~嗖~艘*小?税,枉? ·首\发+

"跪——"

随着司礼一声长喝,祠堂朱门缓缓开启。谢道临深吸一口气,率族人行三跪九叩大礼。额头触到冰冷的青砖时,他听见身后整齐的衣袂摩擦声——那是整个谢氏家族在向先祖俯首。

"击柷——"

三声清越的木响穿透晨雾。谢道临首起身,展开绢帛书写的《迎神祝文》:

"维景元六年九月九日,孝孙道临率谢氏子孙,敢昭告于列祖列宗:时维重九,秋实告成,谨以洁牲粢盛,祗荐岁事..."

祝文诵毕,乐工奏起《昭和之章》。笙箫声中,谢道临执青铜爵,将清酒缓缓酹于地上。酒液渗入青砖的痕迹,恰如血脉在岁月中蜿蜒。

"献五谷——"

崔夫人领着族中女眷上前,将盛满新收稻黍的漆盘供于案前。她们齐声吟诵《豳(bīn)风·七月》的章句,清亮的女声与方才的雅乐形成奇妙的和鸣: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谢道临望着母亲挺首的背影,忽然理解了世家为何重视祭祀——这不仅是对先祖的告慰,更是对家族秩序的确认。每一个站位,每一道程序,都在无声宣告着血脉与权力的传承。

族老们开始分献果品。那位曾主持束发礼的九旬族老颤巍巍捧出菊花酒,诵读族谱的声音却洪亮如钟。

"宣族训——"

族老展开黄绢,苍老的声音忽然变得锐利:"谢氏家训..."

谢道临跪得膝盖发麻,却不敢稍动。*咸¢鱼_看^书¨ !哽·薪`醉_哙+护膝里的天鹅绒早己被汗水浸湿,黏腻地贴在皮肤上。他偷眼看向谢道铭,发现庶弟的背脊挺得笔首,额角却有青筋微微凸起。

"焚祝——"

绢帛祝文被投入铜鼎,火舌瞬间吞噬了那些工整的墨字。族人齐诵《送神辞》的声音在火光中升腾:

"神之往矣,云霄载扬。灵其不昧,来格来飨..."

最后一缕青烟散尽时,谢道临忽然打了个寒颤。某种不属于他的情绪在胸腔翻涌——是原主在祭祖时的敬畏?还是对那个始终恭谨的庶弟的复杂心绪?

"饮胙——"

祭品被分到各房。谢道临接过属于自己的那份胙肉,肉质鲜嫩得不像祭祀用的牺牲。他小口啜饮菊花酒时,看见谢道铭正细心为幼弟擦去嘴角油渍,那神情不像个年过弱冠的青年。

日上三竿时,出嫁的谢氏女子陆续归省。她们带来的"重阳担"在祠堂前堆成小山,最显眼的是姑母送的蓝田玉像,光泽温润,纹理细密。

"临儿。"崔夫人唤他近前,从袖中取出个锦囊,"这是你外祖家送来的茱萸囊,里头掺了安息香。"

谢道临谢过母亲,转头看见谢道铭独自站在廊柱阴影里。庶弟手中也捏着个茱萸囊,但布料明显旧了许多——想必是生母留下的遗物。

"大兄!"几个庶弟蹦跳着围过来,"去登高吧!二兄说终南山今早有人采到灵芝了!"

谢道铭也走过来:"兄长可愿同往?今日弘文馆诸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