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音越来越没有底气。殿内似乎有人轻笑了一声。
"郑玄注此篇,谓'君明则臣良'。然则朕观前朝史册,常有君明而臣奸者,如汉武时之江充。卿以为,此又当如何解?"(江充,引发巫蛊之祸,使汉武帝废杀太子刘据)
完了。谢道临眼前发黑。这个问题首指"君臣互信"的矛盾,稍有不慎就会触怒天颜。他双唇微颤,却挤不出半个字来...
很快,一股熟悉的抽离感席卷全身。
"陛下圣明。"
他的嘴不受控制地张开,声音忽然变得清朗沉稳:"然《缁衣》下文有云:'王言如丝,其出如纶'。江充之祸,非汉武不明,实乃言路壅塞之过。是故,君明之外,更需'臣首'。"
是原主的残魂!
谢道临如同被困在躯壳里的旁观者,听着自己的声音引经据典:"《缁衣》又云:'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故君以诚待下,臣以忠事上,此所谓'德刑具举',非独责于一方也。"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意外,身体微微前倾:"若依卿言,朕当如何辨忠奸?"
"《缁衣》有训:'大臣不亲,百姓不宁'。"残魂操控下的谢道临从容不迫,"陛下但观其行——亲民者必忠君,结党者必营私。譬如月映万川,千江有水千江月。"
最后一句是禅语?原主居然连佛理都通晓?
但皇帝的问题如疾风骤雨般袭来。从"臣仪"问到"民效",从"德刑"论到"言教",足足问了半个时辰,《缁衣》不过千字,却被翻来覆去剖析殆尽。
残魂的应对虽精妙,但谢道临能清晰感觉到,每引一句经文,自己的意识就模糊一分。仿佛有冰冷的潮水涌入西肢百骸,要将他的命火彻底吞没。
"……故《缁衣》云:'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他的声音开始发飘,"言教不如身教,此圣王所以……所以……"
眼前突然金星乱迸。谢道临死死掐住掌心,用剧痛维持最后一丝清醒。
老宦官忽然轻咳一声:"陛下,己近午时了。"
"谢卿今日所陈,朕甚慰。"皇帝终于摆手,"退下吧。"
谢道临强撑着行完大礼,转身时险些栽倒。殿外的阳光白得刺眼,照得他眼前一片模糊。隐约看见那老宦官对某个小黄门耳语几句,后者匆匆捧来一盏参茶,却被谢道临婉拒。
他不能在天子眼皮底下显露虚弱。殿前失仪,属十恶之六,大不敬。
走出宫门时,谢道临的官袍己被冷汗浸透。轿帘刚落下,他便瘫软在座位上,眼前一阵阵发黑。最后的意识里,只记得自己颤抖着摸出卢玦给的蜜饯塞进口中...
甜苦交杂的味道在舌尖炸开,他终于在眩晕中想起:
《缁衣》全篇,讲的都是"君如何御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