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的茶楼从开始打地基来来往往的百姓都看在眼里,但自打封顶落成之后至今楼体外面都还围着一层围布,越是看不到越是好奇,这一天天的将百姓的好奇心直接拉满了。^求?书¢帮` !哽.芯-最/快.
有人好奇便有人关注,招工启事一贴出来立刻有人凑上来看。
有那识字的主动将纸上的内容读给围观百姓听:
“招贤启示:
本楼择吉日于城外集市开张,红瓦青墙,竹影茶烟。今诚邀志同道合者,共烹香茗,待客以清风明月。
亟需贤能:
茶博士两名:通晓茶道,辨水识器,手稳心静。
能说茶道经典,待客谦和如春。
月银三两,赏钱另计。
堂倌十名:男女各五名,年二十内,相貌端庄,口齿伶俐,能熟记茶点名录。
月银二两,包食宿。
杂役一名:洒扫庭除勤快,搬运炭火得力,月银一两,节庆赠茶礼。
十五日辰时,有意者请至衙后巷崔氏女学详谈。”
这人刚读完招工启事,围观的人群中便有人提出了疑问,“这怎么堂倌还招女人,女人家的能干什么,不在家相夫教子在外面抛头露面的像什么话?”
听闻这话,刚刚为大家朗读招工启事的人便出声了,“呵呵,这位兄弟请问您家里是县上哪家地主,看样子家中富裕非常,想必您家中女眷都是极有福气之人,成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等着丫鬟仆妇伺候吧。+w.a*n^b~e¨n?.^o*r+g.”
这人话里的内容看似恭维,但他那语气和神态就快将我就是在嘲讽你几个大字写在脸上了。
再观刚刚说话的男人,他身上衣裳虽然干净,但也不是绫罗绸缎,显然家中并不是十分富裕的。
普通百姓之家,为了养活一家老小都是全家总动员,男人做男人的活计,女人操持家务,下田插秧哪样活不干,要是像他说的不能抛头露面,那一家人还活不活了。
没想到自己就是说了几句话就被人一顿抢白,男人脸上挂不住,想走又不甘心只能在原地嘟嘟囔囔说些抱怨的话。
可围在这里的人哪有那么多的精力分给他,大家都在围绕招工启事里的内容在讨论,便是自家没有合适的人选也想着亲朋好友。
“哎呦,我三姨姥姥家的三小子识文断字人也勤快,这些日子正想来县里找活干,我得赶紧的回去通知他们。”
“也不知道这跑堂的活我家那丫头能不能干。¢幻·想\姬/ \已.发+布_罪?歆/璋.截¨”
有那想让自家闺女来试试的妇人却有些犹豫,和身边的人互相合计:“我家那丫头今年十六了,我倒是想让她出来做点活也好练练胆子,免得今后嫁人什么都不懂被婆家拿捏,就是不知道这茶楼靠不靠谱?”
别好好的清白姑娘进去了,倒招惹些乱七八糟的闲话。
听闻这话,有人指着招工启事最下面崔氏女学几个字说道:“这位嫂子知道崔氏女学吗?里面的两位女先生可是当今太后娘娘都下旨褒奖过的人物。
人家女学里教的也都是正儿八经能让姑娘家安身立命的本事,您家姑娘在她家的茶楼里干活大可以放一百八十个心。”
这人话音刚落下,人群里几个妇人一溜烟没了踪影。
不到一天,镇上十有八九的人家都知道城外新建成的楼里要招人了。
崔清漪本想就在茶楼外面选人,但一想城外如今喧闹非常,在那处面试恐会被百姓围观,到时候再引出些不必要的麻烦。
且后日正是女学休沐的日子,学堂里空着,正好用来面试。
一大早,崔清漪和蒟蒻精神抖擞的出发了。
前些日子,乔一石置办了一辆马车,如今他只要是没事的时候崔清漪蒟蒻出行都是他负责接送。
坐在宽大的马车上,崔清漪有些感慨果然不管是什么时代,车都是必需品。
原本以为她们已经来的够早,崔清漪甚至还有心思歪在车璧上睡个回笼觉,可还没到女学跟前乔一石就勒停了马车。
蒟蒻听到外头有些嘈杂的声音探头去看,这一看又急忙将脑袋缩了回来。
她还没搞清楚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已经有排队的人眼尖看到她了,“哎,是女学的先生来了,快让让,给路让开。”
崔清漪也被这动静惊醒了,掀开车帘一看小心脏蹦噔一声,‘乖乖,古代人找工作也这么疯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