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末日重生,从打造庇护所开始 > 第37小章

第37小章

"正好,我们刚说到抗震结构。\白¨马*书!院` \免!沸_岳+黩*"林子墨推了推眼镜,将一杯拿铁移到妹妹面前,"志远认为应该采用军事掩体的标准。"

陈志远点点头,手指敲击着图纸上一处框架结构:"民用建筑抗震标准是7级,但根据我的经验,未来可能需要承受9级以上的冲击。这些连接点需要加固至少30%。"

林欣欣凑近图纸,发丝垂落在纸面上。她最近恶补了不少建筑知识,能看出这些设计的精妙之处。"但这样会增加多少成本?而且重量问题怎么解决?"

"这正是我们需要专业人士的地方。"林子墨拿出手机,"我约了苏芮,她应该快到了。"

话音刚落,咖啡厅的门再次被推开。一个扎着高马尾、穿着简洁白衬衫和黑色铅笔裤的女性走了进来,肩上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绘图包。她的目光在店内扫视,很快锁定了他们这桌。

"苏芮!这边!"林子墨挥手示意。·艘?嗖~暁*税*罔- `芜¨错^内?容?

苏芮走过来时,林欣欣开心的和她招了招手,她放下包,对着陈志远伸出手笑道:"你好,我是苏芮。林先生说有个'挑战传统建筑极限'的项目?"

第54章 设计堡垒

陈志远起身与她握手。"这位是陈志远,退伍军人。"林子墨介绍道,"志远他很有兴趣我们的房屋设计,所以他也想在我家边上建造一座能抵御各种极端灾害的房屋。"

苏芮的眼睛亮了起来:"末日堡垒?有意思。"她毫不客气地拉过一把椅子坐下,从包里掏出平板电脑和几本厚厚的参考书,"我带了资料来。先说说你们的具体需求?"

林子墨清了清嗓子:"我们考虑的是能抵抗零下70度到零上70度的极端温度,17级台风,9级地震,以及持续暴雨引发的洪涝。"

苏芮的眉毛几乎要飞进发际线:"你们是打算在火星上盖房子吗?"她翻开一本手册,"不过...并非不可能。~比?奇*中′蚊·徃` ¢最_薪`璋¨节-耕,欣\哙¨我们需要多层防护系统。"

陈志远推过他的草图:"我建议采用军用级复合材料做外墙,内嵌抗震框架。屋顶要能承受至少300公斤/平方米的冲击。"

"太重了。"苏芮摇头,"地震时惯性会成为致命伤。我建议用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重量只有钢材的四分之一,强度却高出三倍。"她迅速在平板上调出一组数据。

林欣欣注意到陈志远的表情变得专注起来,那种军人在听取有价值情报时的神情。

"成本呢?"林子墨问出了关键问题。

苏芮咬了咬下唇:"确实不便宜。但如果考虑长期使用和安全性..."

"在生存问题上,成本是次要的。"陈志远打断道,声音低沉而坚定,"我见过太多因为'节约成本'而导致的悲剧。"

气氛一时有些凝重。林子墨适时地转移话题:"那么防洪设计呢?"

苏芮迅速调整状态,在平板上调出一个三维模型:"我建议将主体结构抬高至少三米,采用柱基设计。同时,"她放大建筑底部,"我们可以设计一套自动闭合的防水闸门系统,在洪水来临时形成密封舱。"

"电力系统必须独立且冗余。"陈志远补充,"太阳能、风能加上地下储电装置。还要有手动发电的备用方案。"

林欣欣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极端温度怎么解决?空调系统在零下40度恐怕..."

"地热。"苏芮和陈志远异口同声地说,然后相视一笑。

"地下五米处温度基本恒定。"苏芮解释道,"配合高效隔热材料和热交换系统,可以维持室内舒适温度。"

陈志远点头表示赞同:"我在服役时知道有些军事设施就是采用这种设计。"

讨论越来越热烈,咖啡续了又续。苏芮的平板电脑上已经布满了各种标注和修改,陈志远的草图上也添满了苏芮娟秀的笔记。林子墨不时提出实际问题,林欣欣则负责记录每个人的想法并寻找可能的矛盾点。

"关于窗户..."苏芮正要继续,突然被一阵手机铃声打断。

陈志远掏出手机看了一眼,表情立刻严肃起来:"抱歉,电话。"他走到一旁接听。

林欣欣趁机问苏芮:"你真的认为这种房屋可行吗?"

苏芮放下平板,神情出乎意料地认真:"完全可行。事实上,我在北欧有几个类似项目,只是规模和要求没这么极端。"她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