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天幕盘点十大帝王,老祖宗破防! > 第292章 纵有太宗之志,难敌时代洪流

第292章 纵有太宗之志,难敌时代洪流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军东调平叛,河西、陇右防务空虚】

【763年,吐蕃攻陷凉州,河西走廊被切断,西域唐军成孤军】

【781年,吐蕃占领沙州,河湟十一州全境沦陷,也就是甘肃和青海大部分地区。′s~o,u¢s,o.u_x*s\w*.?c?o.m!】

【848年之前,吐蕃内乱加上高压统治,汉人沦为奴隶:“丁壮者沦为奴婢,老者剺面乞食”。】

“吐蕃被灭的一点也不冤!”

唐太宗李世民面无表情,冷声说道。

看看这吐蕃,是真的记吃不记打!

【842年,赞普达玛遇刺,吐蕃内讧,国内分裂为两派混战,驻河湟吐蕃军力削弱。】

【吐蕃强制推行佛教,毁汉庙、禁祭祀,激起当地民愤。】

【敦煌豪族张议潮秘密训练私兵,联络河西汉族世家索氏和李氏,暗中等待时机。】

“难道是起义军平叛了吐蕃?”

唐宪宗李纯一愣,十分震惊地说道。

他原本还以为是李忱派军队去平叛的,现在看来或许不是。

【848年,张议潮率汉人武装突袭吐蕃沙州节度使府,斩杀守将,控制敦煌。】

【他仿唐制设“归义军”,自任节度使,派十队信使向长安报捷,结果仅僧人悟真一路穿越荒漠抵达。?白~马*书-院′ `首~发\】

【849年,张议潮西征伊州(哈密),打通西域门户,切断吐蕃与回鹘的联军通道。】

【850年,张议潮东进攻克瓜州、肃州,控制河西走廊西段,建立东进补给线。】

【851年,张议潮血战鄯州,河湟核心十一州光复,吐蕃在陇右的统治彻底崩溃。】

“张议潮此人,若是放在军中,必为名将!”

卫国公李靖看到这里,眼前一亮,微笑着说道。

这张议潮这样出色的军事才能,在各朝代都不多见。

【他联合甘州回鹘、吐谷浑残部多面夹击吐蕃保】

【张议潮宣布“复唐衣冠”,汉人纷纷响应,老幼泣曰:不图复见天日!】

【851年冬,张议潮的兄长,张议潭携河湟十一州地图、户籍册赴长安,唐宣宗狂喜,赐“归义军”旌节,封张议潮为沙州防御使。】

【长安朱雀大街,万人空巷迎接河西使团,“耆老千人解胡服、袭冠带”。】

【此战之后,唐朝版图向西推进至玉门关,重新控制丝绸之路咽喉】

【建立了“西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西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的归义军政权。】

【终结吐蕃奴隶制统治,恢复汉地律法、科举、农桑制度。】

【敦煌莫高窟,第156窟《张议潮出行图》生动记载汉文化复兴盛况。′墈?书·屋_ ·哽*欣^醉-全¨】

“可惜了张议潮,未能彻底获得朝廷信任,导致河湟地区又失陷了!”

宋太祖赵匡胤看着天幕,心情复杂地说道。

由于唐宣宗忌惮藩镇坐大,不派中央军支援,导致归义军独自承担防务。

并且扣留张议潮和张议潭兄弟,导致他们老死在长安。

更过分的是,唐宣宗设凉州节度使分权,削弱归义军控制范围。

后来吐蕃反扑、回鹘入侵,朝廷坐视归义军苦战。

归义军退缩为沙州一隅,1036年被西夏吞并……

【唐武宗时期推行了严厉的“会昌灭佛”政策,唐宣宗即位后,停止了灭佛运动,允许佛教恢复。】

【但同时也进行了一定的管理和限制,使其有序发展。】

【因其勤政、纳谏、整肃吏治、关心民生,并取得了河湟收复这样的功绩,使得晚唐出现了短暂的政治清明、社会相对安定、国力有所恢复的局面,史称“大中之治”。】

【后人将他比作唐太宗李世民,故有“小太宗”的美誉。】

“嗯,文治武功都挺出色,不错!”

唐高宗李治看到这里,点了点头说道。

在他心中,自己老爹就是千古一帝!

而这李忱是他的后代,能被天幕称为小太宗,这使得他也颇为欣慰。

【唐宣宗晚年追求长生不老,服用大量丹药。】

【859年八月,李忱因丹药中毒,病逝于长安大明宫,享年50岁,庙号宣宗,葬于贞陵。】

【他本想立第三子夔王李滋为太子,但因未及正式册立就突然病逝。】

【宦官王宗实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