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章、笔墨哗啦啦洒了一地,却没人敢去捡。
"两千三百七十六人。"他一字一顿地说出这个数字。
"其中妇孺一千二百零九人。被掳走时,最年长的八十二岁,最小的..."
他顿了顿,"才三个月大。"
殿内回荡着粗重的喘息声。
薛万彻双眼通红,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赵黑虎额角青筋暴起,像是随时要拔刀杀人;
就连一向沉稳的房玄龄,此刻也死死咬着牙关。
"陛下!"老将薛万彻一步踏出,抱拳怒吼,眼中怒火燃烧。
"臣请战!必率军踏平高句丽,取高藏首级献于御前!"
"臣附议!"
"臣愿为先锋!"
"陛下!臣也有本奏!"说这话的是原大唐将领一方的程咬金,铠甲与地面相撞发出巨响。
程咬金是个混不吝的,他的儿子程处默是第一个投效李宽的大唐将领,是故程家虽是前朝之臣,他自然和其余颤颤巍巍,害怕新君猜忌的大臣不同。
他敢开口向李宽讨要兵权,主动请战:
"臣请率十万精兵,踏平高句丽!"
"不把高藏的脑袋挂在长安城门上,臣提头来见!"
一时间,众将领纷纷请战,杀气冲天!
"区区弹丸之地,也敢在吾大明兵锋之下冒头!"
李宽起身走向殿侧的巨大沙盘,衣袖带起的风让烛火剧烈摇晃。
修长的手指划过辽东地形,最后重重按在平壤位置上。
"薛万彻。"
"臣在!"
"朕命你率三万玄甲军为先锋,以最快的时间必须拿下辽东城。"
"遵旨!"
"赵黑虎。"
"末将听令!"
"火器营全部带上,朕要看看高句丽的城墙,能不能扛得住神威大将军炮。"
"得令!"
李宽突然转身,玄色披风在空中划出凌厉的弧线,继续下令:
"苏定方。"
听到自己的名字,苏定方为之惊疑,但此刻容不得他细想,回应道:"臣在,陛下请吩咐!"
"你用兵不凡,朕命你率原大唐水陆联军攻灭高句丽的盟友百济,切断高句丽南方支援。"
"诺!"
"徐世勣。"
"你率百济故地驻军,与苏定方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彻底孤立高句丽。"
"臣遵旨!"
这次国战,李宽不仅重用原本就死忠于他的原岭南人马,也决定启用大唐的旧臣。
他不是一般的皇帝,只有无能的君主才会忌惮优秀的臣子,即使他们是前朝旧臣。
"传旨,三军集结,三日后出征。"李宽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令人胆寒的弧度。
"这次...朕要御驾亲征!"
"陛下!"房玄龄急忙劝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您万金之躯..."
"房卿。"李宽打断他。
"你可知道高句丽人怎么对待我们的百姓?"
不等回答,他自顾自地说了下去,"男子被铁链锁着在矿洞里干活,每天只有一碗糠粥;"
"女子被关在军营里,生不如死;"
"至于孩子..."
他的声音突然轻了下来,"被他们拿来练箭。"
殿内响起一阵倒抽冷气的声音。
"朕登基时说过什么?"李宽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
"'凡日月所照,皆为明土;欺我同胞者,虽远必诛!'"
他一字一顿地重复,"今--日--朕--就--让--天--下--人--知--道,这--不--是--一--句--空--话!"
他的目光扫过满朝文武,最终定格在殿外。
——那里,是辽东的方向。
"朕要让天下人看看,什么叫'虽远必诛'!"
"朕要让高藏知道——"
"敢动我大明子民者,必诛九族,灭其国!"
最后一句话如同惊雷炸响,震得梁柱上的灰尘簌簌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