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大明锦小旗 > 第223章 残方破译

第223章 残方破译

丹炉里的星轨方程式

工部地下密室的潮气混着硫磺味钻进鼻腔时,张小帅的滤毒装置第三次失效。墈书君 追罪歆章劫鱼鳔膜在紫烟中渐渐融化,竹炭颗粒顺着嘴角往下掉,他看着青铜丹炉表面浮现的星象纹路——北斗第七星的位置正渗出暗红色的丹砂,与《天工开物》记载的"紫电归位"图谱完全错位。

"古法失灵了。"张小帅用袖口擦着眼角,丹炉嗡鸣的频率突然升高,炉腹的饕餮纹里喷出细碎的火星,"你看天玑星的刻度,比星图偏移了三分,这是"

李夜白的披风"哗啦"落地。工装内衬口袋里滚落的能量棒包装在丹砂中格外刺眼,铝箔纸上的"能量转化率65"字样,恰好与炉口溢出的紫烟浓度形成奇妙呼应。他突然抓起半截包装塞进张小帅手里:"不是星象错了,是能量源不对——硫磺的氧化反应需要催化剂,古代的硝石纯度根本不够。"

青铜丹炉的嗡鸣突然变成尖锐的嘶鸣。张小帅看见炉底的八卦阵正在变形,乾位的阳爻竟与坤位的阴爻缠绕在一起,像被强行拧成死结的电线。李夜白的军用手电扫过炉壁,星象纹路上的凹槽里积着层灰白色粉末,在光束下泛着金属光泽。

"是铅汞残留。"李夜白用匕首刮下粉末,在能量棒包装纸上碾开,"古法炼丹的重金属超标,早就污染了炉体的能量循环——就像电池正负极被氧化层隔绝,再准的星象也启动不了反应。"

密室角落的铜盆突然震颤。里面浸泡的辰砂正在冒泡,红色的晶体渐渐分解成银白色的汞珠,顺着盆底的裂纹渗进地下——张小帅的祖传罗盘在此时疯狂旋转,指针不是指向正南,而是死死盯着李夜白背包里露出的半瓶双氧水。

"现代氧化剂能破局。"李夜白扯开背包拉链,里面的烧杯、滴管与张小帅的青铜药碾形成荒诞的混搭,"辰砂与双氧水在酸性条件下反应,能生成纯汞和硫酸,刚好替代古法的硝石提纯步骤。"

张小帅的手指突然停在《丹经》的某页。泛黄的纸页上"日月合璧"的注解旁,有祖父用朱砂画的小圈,圈里的符号竟与双氧水的分子式有着诡异的相似。丹炉的嗡鸣在此时突然低沉下去,炉口的紫烟变成淡蓝色,像极了化学课上见过的氧气燃烧焰。

"星象错位是提示。"张小帅突然明白,天玑星偏移的角度,正好对应着双氧水的最佳反应温度35c,"古人用星象记参数,就像我们用温度计——不是星象不准,是我们没看懂其中的科学密码。"

李夜白的滴管精准地将双氧水注入辰砂溶液。淡蓝色的烟雾从铜盆里升起,与丹炉溢出的紫烟在半空相撞,形成道彩虹般的气带。张小帅的罗盘指针突然稳定,指向炉腹饕餮纹的眼睛位置,那里的砖缝里嵌着块黑色的东西——竟是半块烧焦的竹炭,与他滤毒装置里的材质完全相同。

"催化剂找到了。"李夜白用镊子夹出竹炭,表面的孔隙在手电下清晰可见,"竹炭的吸附性可以过滤重金属,还能加速氧化反应——这才是'天工开物'里'黑砂导气'的真正原理。"

丹炉的嗡鸣突然变得和谐。张小帅按照星图偏移的角度,转动炉顶的北斗七星旋钮,李夜白同步调整着烧杯里的溶液浓度。刻度与双氧水温度计的35c红线重合时,炉腹的饕餮纹突然亮起,淡蓝色的能量流顺着星象纹路游走,像给古老的青铜注入了新的血液。

"你祖父在炉底藏了东西。"李夜白的军用手电照向炉体与地面的缝隙,那里露出半截油纸包。拆开后是张泛黄的笔记,上面用毛笔写着"硫磺提纯需草木灰水",旁边用铅笔标注着"草木灰含k23,可中和酸性杂质"——两种笔迹显然相隔了几十年。

密室的地面突然震动。丹炉的炉盖"咔嗒"弹开条缝,里面的混合物正在发光,星象纹路与化学方程式在光中重叠:北斗七星对应着七种元素的化合价,八卦阵的阴阳爻变成正负电荷符号。张小帅看着祖父笔记里的最后一句话,突然红了眼眶:"原来他早就知道,古法与新法从来不是对立的。"

李夜白将最后一克提纯硫磺投入炉中。张小帅转动旋钮的瞬间,两人同时后退——淡蓝色的光芒从炉口喷涌而出,却不再带着刺鼻的气味,反而有种雨后空气的清新。能量流在半空组成完整的星象图,偏移的天玑星自动归位,与烧杯里的反应液形成完美的共振。

"这才是真正的丹炉革新。"李夜白捡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