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 > 第9章 同窗

第9章 同窗

学堂里霎时书声琅琅,洋洋盈耳。~零`点`看_书! _醉.薪`蟑-节/埂\新-哙~

之后姜淮跟着夫子到了另一处厅内。

三人走进去。

李夫子好奇的打量着面前这个五官周正,气质清疏的书生。

“你是.....”

秦氏当即上前,“夫子,这是我的亲儿子,前段时间才找回来,他叫姜淮。”

夫子听完,诧异了一瞬。

转瞬又接受了似的,只捋捋胡须,点点头,“那之前的那个.....姜平....”

“之前的那个己经回侯府去了....以后....应该不会再回来了。”秦氏一口气说完。

李夫子捋了捋白须,再次点点头。

关于这事儿他早有耳闻,之前还只当是传言。

面前这个妇人他也是认得的,就是之前那个姜平的母亲秦氏。

之前姜平在文翰学堂念书,每逢休沐,秦氏都会做好些吃食让姜平带着,顺便送与夫子一份。

她的一手盐渍菘菜深得夫子的喜爱。

他是听说这个妇人家的孩子和侯府的孩子调换了。

近期才找回来。

不过这是些京城乡坊口口相传传的秘闻,没想到是真的。

两个月前,那个姜平因为念书不专注,李夫子训斥了他几句。

他竟气得要退学。.秒-彰′劫`小¨税,蛧` ¨勉′费_粤^黩¨

当时,他也很生气,毕竟每年的束脩交给了他,学生知识毫无长进。

这不正好说明他这个夫子误人子弟,败德辱行吗?

那个姜平不知家里甘劳辛苦,肆意辜负他和姜家的一番苦心。

也罢,这种不学无术,三心二意,冥顽不灵的孩子,不教也罢。

只是可怜了他们姜家,省吃俭用,全家勒紧裤腰带存的束脩了。

至于他之前说束脩不退,也是以这种法子逼迫姜平心有所触,再次重回学堂上学。

没想到如今却是这副光景。

再看眼前回来的这个假少爷,这人,说话举止气度,都像读书人的样子。

虽浑身透着一股高贵,但气质舒朗,不让人反感。

比那个姜平看着更像读书人。

也是,出生侯府,想要什么没有,估计都有请教书先生进行教导礼仪。

学识气度差不到哪里去。

既然如此,换个人教,一样教。

他愿意来,多半是看得起自己。

这个孩子看着和他想象中很是不同。

李夫子对这个替换姜平的学生的印象好很多。

李夫子当即发话,“既如此,你就坐在姜平原来坐过的位置读书吧!”

姜淮点点头,“学生姜淮在此谢过夫子了。/躌+4?墈?书¢ _追*最.新-璋¨結.”

“好了,开始拜师礼吧!”

“是!”

之后李夫子对着刚刚那个门童道,“阿怀,快去准备!”

“是,夫子!”门童躬了躬身,随后很快离去。

很快,他端来一盆净水,放置在面前的案桌上。

之后,姜淮上前。

李夫子也上前,为姜淮正了正衣冠,随后将他的手放在盆中清洗干净。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

寓意净手净心,望他能在日后的学习中能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之后李夫子领着姜淮祭拜先师孔子。

然后姜淮再拜李夫子,给他献茶。

又将秦氏拎来的干肉条、芹菜、莲子、红枣、桂圆和红豆,带给李夫子。

肉条是感谢恩师,莲子意味着苦心教育,桂圆示意功德圆满。

芹菜表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红豆表示鸿运高照,红枣表示早早高中。

这就是束脩六礼。

一系列流程完了后。

李夫子又对他道,赠你一句话,“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这是出自韩愈的《劝学诗》。”

姜淮朗声回道,“夫子想劝我多读书、多思考,学以致用。”

李夫子点点头。

姜淮再次躬身道,“学生一定谨记于心!”

“好!”李夫子又捋了捋胡须,道,“对了,你可有字?”

姜淮在脑海里思索了一番,表情茫然。

只好道,“请先生赐字!”

李夫子坐在太师椅上,再次捋了捋白须,“我见你年纪轻轻,有此令人慨叹经历,那就祝你摒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