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讲完了,这一讲便是两个时辰。&¥o5£_¨4+看?书?` 2更 温清宁脑海中出现了一个少女,一个懵懂的少女没有任何准备的一脚踏入这纷繁复杂的红尘,她受佛法熏陶,一颗赤子心却撞上了狼心狗肺,被吃干抹净香消玉殒。 高二娘子红着眼睛看向温清宁,哽咽道:“佛婢如果还活着,断不会做杀人之事,劳郡君查明真相,不要让那杀人的孽债背到佛婢身上,使她亡魂难安。” 温清宁深吸一口气,慢慢吐出:“这也是我来此的原因。今日多谢,我先告辞。” 高二娘子将她送到庵堂外,望着她渐渐走远的背影,双手合十念了声佛号。 温清宁回到马车上时,竽瑟和王炳还未回来。 平安看到她面露疲态,与发财对视一眼,决定暂时先瞒下李宣儿的事。 温清宁靠在车壁上闭目沉思:假设佛婢是《教坊玄怪录》中被辜负的女子,为什么要把她设定成蛇妖? 佛婢的尸身是高二娘子亲自埋的,按照他们那一伙人报仇的习惯,动手杀左归朋的应该是佛婢的亲人,可佛婢是孤女。 会是当年收养她的尼师们吗? 左延朋和左蓄朋在这里面又扮演了什么? 高二娘子说的就一定是真话吗? 脑中思绪纷乱,温清宁觉得巳娘佛婢的事有一个关键点还没有查清楚。o¨%兰-e*兰ˉ?文?学? £}-最!新e章??节¤o更+新2#?快|( 突然,她想起来一件事——昨夜沈钧行说左蓄朋常常出城跑马。 为什么是出城跑马,长安城内有马球场、苑囿,为什么一定要出城?出城的话去的是哪里? 还有左蓄朋提起左归朋时那毫不遮掩的嫌恶,仅仅是因为嫡庶有别,还是有别的原因? 左延朋又瞒了什么事情? 温清宁将所有疑问列出,回忆着左归朋一案中的线索,在脑海中一点点拼凑…… “郡君回来了吗?”芋瑟的声音穿过车厢传入耳中。 温清宁睁开眼,撩开车帘:“可还顺利?” 芋瑟重重地点了点头,一边登上马车,一边眉眼带笑地说了起来:“高二娘子刚搬来时,确实有个年轻郎君常常过来。一开始高二娘子都不见他,时间久了,便会站在门口说说话,后面那郎君就不再来了。” 温清宁蹙眉,能说话,又没有被那些假扮乡人的护卫驱赶,应该不是左归朋。 “可知道那人的身份长相?” 芋瑟摇摇头:“高二娘子出身高常侍府,就算是出家了在那些村人眼中是不能冒犯的贵人,他们只敢远远瞧着,并不敢靠近。*a\i′t^i~n/g+x^i^a`o^s·h¢u~o^.^c\o!m*” “说得通。”温清宁又问,“可还有别的事?” “倒是有一件。”芋瑟说道。 “何事?” “婢子去看诊施药,起初还担心他们排斥。哪成想,才刚说明来意,他们就急忙把家里人都叫出来让婢子把脉。” 芋瑟想起那场景,仍觉得有些太顺利了。 “婢子后来才知道,这里原来有个叫佛婢的小娘子会帮他们免费看诊,需要什么药材也会告诉他们长什么样,让他们自己去采摘……不过那小娘子己经好久没有出现了,可能是搬走了……对了,有一个阿婆说高二娘子曾跟着佛婢一同给他们看过病。不过他家人说阿婆眼神不好,跟在佛婢身边的是个年轻郎君。” 温清宁惊诧:“佛婢?可是自幼被庵堂收养的姑娘?” 竽瑟眨了眨眼:“您认得她?” 温清宁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佛婢应该就是话本中的巳娘,或者说复仇前的巳娘。” “这……”竽瑟惊叹道,“这可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定。那我们是不是寻到佛婢,左大公子的案子就能结案了?” 温清宁再次缓缓摇头:“佛婢应该己经死了……那个少年郎可打探出身份?” 竽瑟摇头:“他们不认得,阿婆坚持说是个健壮的小娘子,他儿子儿媳说是年轻郎君,所以婢子连男女都没法儿确定。” “无妨,今日己经收获不小。”温清宁安慰道,跟着又让竽瑟上车,转道去佛婢住过的庵堂看看。 佛婢曾经住过的庵堂并不远,绕过村子又行了一段路,弃车而行往山里走上大约半个时辰就到了。 庵堂荒废己久,半化的雪结成冰覆盖住进去的石阶。 看到石阶上的冰雪并不平整,温清宁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