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儿能一路载他回到从前,回到小时候就好了,他想。,求+书.帮¢ *已*发-布~最,新~章?节/
小时候他出天花,汗阿玛罢朝十三日,日夜不离守在他身边。
待他醒来,紧紧将他抱在怀里,像抱着一件失而复得的绝世珍宝,喜极而泣。
那是他最早的模糊的记忆之一,汗阿玛的泪落在他的小手上,滚烫。
可是那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不知道奔出去多远,待他回过神,已是孤身一人在这茫茫旷野。
天色将晚。
暮雪是在天边最后一抹余晖快要消尽之时,抵达御驾驻扎之地的。
在御帐里拜见康熙皇帝,只见他一脸倦容。
“难为你这么快赶来了。”
暮雪道:“儿臣听闻十八弟患病,忧心不已,将公主府医术最好的大夫和珍贵药材都带来了。”
康熙皇帝微一点头:“你有心了,坐。+微?趣~小,说′ ′更`新~最\快?”
“不知十八弟如今是何情景。”
“总是反反复复,没到大好的时候。”
康熙皇帝与她说了几句话,不时翻出怀表看一眼。
暮雪瞧见他查看怀表的动作,问:“汗阿玛是有什么要紧事要处理?那儿臣先告退。”
“也没有。”康熙皇帝啪嗒合上怀表,道,“只是有些烦心。”
他问梁九功:“太子还没回来?”
梁九功小心翼翼回道:“十三阿哥已经带人去寻了,估摸着也快回来了。”
暮雪静静听着,感情是太子那边又出了事。
等等,这个年月,是不是快到一废太子的时候了?这件事她可不能随意掺和进去。于是她只安静坐着,不发一言。
康熙皇帝冷哼一声:“真真是个好太子啊,这个时候,还如此恣意行事。-三^叶¢屋` *无?错~内-容·不能为朕分忧也就罢了,朕还得分出人手来管他的事!”
他气愤道:“等会儿太子回来,传朕旨意,要他自己好生在自己营帐里思过,不许乱跑。”
第139章 好好的孩子,如何越长大越不成器了?明明是他一手教养……
好好的孩子, 如何越长大越不成器了?
明明是他一手教养大的引以为傲的太子,就连洋人传教士见了都会夸一句好风度,现在却这样气人。
如今他活着, 太子就对生病的兄弟不管不顾, 行事如此骄纵,那等自己百年之后, 一旦太子上位, 对待兄弟们又该如何?
康熙皇帝按着心口, 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只觉胸中沉甸甸,喘不过气来。
虽然人人都喊着“万岁爷”, 可是他很清楚,没有谁能长生不老。这次出巡草原,愈发觉得力不从心。从前壮年时亲征噶尔丹,可以几夜不睡追着噶尔丹的行踪打, 也不觉得有什么。可如今, 他不过是夜里守着十八阿哥晚一些, 第二天就整日的不舒坦。
不愿承认,可岁月不饶人,时间对于天子与平民都是一样的。他已是年过半百的人。太子正值壮年,该担当些事了, 却偏偏又是这个样子!
暮雪静静坐在旁边陪侍, 瞧见康熙皇帝的神情,竟然有些老态,她定神瞧了瞧, 借着烛光,康熙皇帝帽檐边已有了白发, 不觉心里一惊。
恐怕令他烦心的不仅仅是患病的十八阿哥以及太子。暮雪垂下眼帘,史书上有太多这样的例子,雄心大略的帝王到了意识自己已老的时候,越发敏感怀疑,甚至会有一种恐慌,担忧自己的位置是否为更年轻的人所夺去。
正是多事之秋,康熙皇帝停驻在离京城甚远的塞外草原上,会不会有一些连他自己都难以察觉的心慌呢?
这样的档口,她能够做些什么,增添一些自己的分量?
暮雪心里思虑着,拿起案上银龙首奶茶壶,将金套雅木碗满上,双手捧着递给康熙皇帝:“汗阿玛,儿臣瞧您形容都憔悴了些,纵使为十八弟之病以及二哥担忧,也要为自己,为天下考虑,保重龙体。”
康熙皇帝接过雅木碗,吃了一口。温热的奶茶带些甜味,倒是润喉。
他的火气稍稍降些:“你看看你二哥那样,朕如何不担忧。”
“在塞外停留了这些天,又赶上天寒,秋日干燥,本就容易心火旺盛,偏又遇上许多烦心事。您心里不痛快,二哥心里或许也难受。”
暮雪的声音轻柔,听着舒舒缓缓。
“您担忧,是因为疼二哥疼得厉害。儿臣还记得当时您独自出征在外,还特地写信要二哥将他常穿的衣裳寄来,好给您留念想呢。如今他陪在身边了,倒不用远远地特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