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
"皇上曾说,那套头面适合年轻姑娘佩戴。"
安陵容轻声道,"不如这样,我以恭贺淑和公主大婚的名义,将那套头面添入嫁妆。至于那屏风..."
她凑近欣嫔耳边,低声说了几句。%?秒3¤章¢节>,小{说t,网?¢ <÷免{费@阅a读?e欣嫔眼睛渐渐亮了起来:"这...这能行吗?"
安陵容自信地点头:"放心,敬妃再大胆,也不敢质疑皇上的赏赐。"
三日后,内务府突然接到圣旨,皇上特意为淑和公主的嫁妆添置了几件珍品,其中就包括安陵容献上的那套红宝石头面。
赵德全接到旨意时,脸色顿时变得煞白。
更令他惊恐的是,安陵容亲自带着皇上的口谕来查看嫁妆准备情况。
当她看到那套"有瑕疵"的屏风时,故作惊讶:"这屏风不是本宫前些日子在皇上面前夸赞过的那套吗?怎么会有瑕疵?"
赵德全汗如雨下:"这...这..."
安陵容冷冷一笑:"赵总管,皇上前日还问起淑和公主的嫁妆准备得如何,本宫可是夸下海口说内务府办事妥帖。若让皇上知道连他亲自过问的嫁妆都出了问题..."
赵德全扑通一声跪下:"娘娘明鉴,这屏风...这屏风其实完好无损,是奴才老眼昏花看错了!"
安陵容看向站在一旁的欣嫔,两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既然如此,赵总管可要仔细检查清楚了。若有半点差池,皇上怪罪下来..."安陵容意味深长地拖长了音调。
"奴才明白!奴才明白!"
赵德全连连磕头,"淑和公主的嫁妆一定办得妥妥当当,绝不会有任何问题!"
离开内务府后,欣嫔长舒一口气。
————————————————
寅时三刻,天还未亮,淑和公主的寝殿己灯火通明。欣嫔手持玉梳,站在女儿身后,轻轻梳理那一头如瀑青丝。
这是她最后一次为淑和梳头了,从今往后,女儿的发髻将由蒙古的侍女来打理。
"额娘,您梳得比平时重了些。"淑和透过铜镜,看着母亲微微发红的眼眶,轻声提醒道。
欣嫔这才惊觉自己的失态,连忙放轻了力道:"是额娘不小心。"
她的手指穿过淑和的发丝,每一缕都像是珍贵的记忆,从淑和幼时稀疏的黄发,到如今乌黑浓密的长发,每一寸都倾注了她作为母亲的心血。
"记得你六岁那年,第一次学着自己梳头,把头发弄得像个小疯子,还非要戴着那朵大红花去见你皇阿玛。"
欣嫔强作欢颜,试图用回忆冲淡离别的哀伤。
母女二人相视一笑,却又很快沉默下来。
殿外,宫女们来回走动的脚步声越来越频繁,提醒着她们分别的时刻正在逼近。
宫女捧着一个锦盒走了进来:"娘娘,公主,吉时快到了。"
欣嫔深吸一口气,接过锦盒。
里面是一对翡翠手镯,晶莹剔透,在烛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这是额娘的嫁妆,如今送给你。"她为淑和戴上,"翡翠养人,希望它能护你平安。"
淑和低头看着手腕上的镯子,突然抓住欣嫔的手:"额娘,我...我有些害怕。"
欣嫔心头一颤,她何尝不明白女儿的恐惧?远嫁漠北,语言不通,习俗迥异,举目无亲...但她不能表现出丝毫担忧,只能紧紧回握淑和的手:
"傻孩子,你是大清尊贵的公主,蒙古王庭会以最高礼仪相待。记住,无论走到哪里,你背后都有皇阿玛为你撑腰。"
淑和点点头,眼中的不安渐渐被坚定取代。
她站起身,展开双臂,让宫女们为她穿上那件绣了三个月的嫁衣。
大红锦缎上金线绣制的凤凰展翅欲飞,每一片羽毛都栩栩如生。
安陵容所赠的那套红宝石头面被小心翼翼地戴在她发间,宝石在烛光下熠熠生辉,映衬得淑和的面庞更加明艳动人。
"公主真是美若天仙。”阿青忍不住赞叹。
欣嫔站在一旁,看着女儿从稚嫩少女蜕变为华贵新娘的模样,心中既骄傲又酸楚。
她多想时间就停在这一刻,让淑和永远留在自己身边。
殿外鼓乐声渐起,太监尖细的嗓音传来:"吉时己到,请淑和公主移驾太和殿——"
淑和深吸一口气,挺首腰背,瞬间恢复了皇家公主的威仪。
欣嫔最后一次为女儿整理衣领,轻声道:"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