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越高。农村是基层,是劳动人民的汪洋大海。回了老家,本乡本土的,乡里乡亲看着长大的人,了不起跟着戴个高帽,下田劳动改造,总比城里被当成重点靶子打闷棍强!"
办公室窗外,学生们课间活动的喧闹声像隔着一层毛玻璃,模模糊糊。
冉秋叶的眼神从惊恐、挣扎,最终化为一片荒凉的绝望和无助。眼泪瞬间涌上眼眶,却强忍着没掉下来。
"苏…苏厂长我爸妈半辈子在京城…老家早就没根了…回去了怎么立足?"她声音哽咽,带着浓浓的惶恐与不舍。
"根是自己活出来的!"苏青语气缓了缓,却依旧坚持,"保命第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人活着,就有翻身的时候!你现在要做的是说服二老,开春前就把申请递上去,越快越好!程序要走正规,光明正大地走!"
他看着冉秋叶脆弱无助的样子,想起儿子苏光日渐开朗的笑脸,终究还是补了一句:"至于你,安心在学校教书,单独立户留在京城。光儿还需要你这样的好老师。只要人在,档案在,这份光荣支援的记录在,将来总有拨云见日的一天。"
"苏厂长……"冉秋叶的眼泪终于滚落下来,砸在面前摊开的作业本上,晕开一小片墨迹。她猛地站起身,深深地对着苏青鞠躬,肩膀剧烈地颤抖着,"我知道了,我会劝爸妈,大恩大德,秋叶…记一辈子!"
苏青站起身:"不是恩德,是互帮互助。记住了,最近就要把想法跟父母说定,开春立即办手续!不要等这个精简政策尘埃落定,再去申请,那时候上面就要怀疑你下乡的目的,到时候不光不会通过申请,反而会更加严格的审查!"他重重强调了时间点的重要性。
他走到门口,手搭在门把上,像突然想起什么,回头道:"对了,听张校长说你会俄语?厂里技术科最近弄到一批苏联老设备的说明书,俄文原版的,看得人头大。你要是有时间,休息日能不能来帮帮忙?厂里按特殊人才给点补贴。"这是给冉秋叶一个更体面接触轧钢厂,也是未来多一层保护的身份铺垫。
"能!我能!"冉秋叶连声应道,仿佛抓住了一根浮木。苏青点点头,推门走了出去。
喜欢四合院之文艺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