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四合院之文艺人生 > 第107章 预防

第107章 预防

知好。"

傻柱恍然大悟,竖起大拇指:"高!还是苏哥高!"

这时,张秀兰抱着孩子进来,脸上带着担忧:"我刚才在院里听见阎叔跟贾张氏嚷嚷,说流感要死人,把老太太吓得直拍大腿。"

苏青站起身,走到窗边掀起窗帘一角——果然看见贾张氏叉着腰站在中院骂街,阎埠贵站在一旁唾沫横飞地说着什么,秦淮茹抱着小当缩在门口,脸色发白。

"闹吧,"苏青放下窗帘,语气平静,"闹得越大,越没人敢不当回事。"他看向傻柱,"你赶紧回家,把陈小燕和红星看好了,别让他们跟院里人瞎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哎!"傻柱抱起何红星,"苏哥您放心,我这就回去烧水,把全家毛巾都烫一遍!"

——————————

国庆假期后的第一个清晨,南锣鼓巷95号大院涌出的人流有些异样——上班的爷们儿大多用破布片、旧纱巾裹住了口鼻,阎埠贵甚至把老婆的碎花头巾剪了半块,叠成三角形罩在嘴上,镜片后那双眼睛警惕地扫视着巷口的每个行人。

"阎老师,您这装扮够严实啊!"后院的李庆祥拿着饭盒路过,纱巾下的声音闷闷的。

阎埠贵停住脚步,压低声音(尽管被头巾挡得含混不清):"能不严实吗?我昨儿听街道王主任说,南边已经开始隔离染病户了,要是谁敢把病毒带大院里来,哼哼……"他故意拖长语调,"就得学旧社会那样,赶出大院自生自灭!"

这话像块冰扔进滚油锅里,刚走出家门的贾张氏立刻尖叫起来:"我的个娘哎!还要赶人?那我家东旭要是染上了咋办?"

"咋办?按苏科长说的办!"阎埠贵翻了个白眼,"少出门、勤消毒、屋里通风——这些话我都喊破喉咙了,就怕有人不当回事!"他特意瞟了眼缩在门后的秦淮茹,后者正用块蓝布帕子捂住口鼻,怀里的小当也裹着厚厚襁褓。

大院里的人顶着各式"口罩"走在街上,引得街坊纷纷侧目。有人好奇询问,傻柱就咋咋呼呼地嚷嚷:"听说没?南边那流感又起来了,比五月的凶!咱大院人精着呢,先防着!"说罢还故意把脖子上的旧毛巾往脸上拽了拽,活像个蒙面大盗。

路过副食店时,售货员看着这群"蒙面人"直乐:"哟,95号大院这是唱哪出啊?"

"唱防疫戏呢!"阎埠贵抢着回答,"疫病在南方闹腾呢,指不定啥时候就传到城里,小心驶得万年船!"

这话被旁边买菜的大妈听了去,回家就翻出箱底的纱布缝口罩。不出三天,整条南锣鼓巷都知道95号大院在"严阵以待",不少人家也跟着学了起来,巷口的小铺里,旧布片都卖脱销了。

——————————

当贾东旭戴着块打补丁的帆布口罩走进锻工车间时,愣住了——往常对他视而不见的工友们,此刻正扎堆围在锻锤旁,见他进来,居然主动让开条道。

"东旭来了?"三级锻工老王递过支烟,"国庆节看你演的话剧,嘿!那炼钢知识说得头头是道,比科教片还带劲!"

"就是就是!我看了都觉得贾师傅是真的厉害。要是我能演一回就好了。"旁边的小李跟着起哄,"说啥炉体散热快、锰铁配比要三比一,跟真技术员似的!"

贾东旭摘了口罩,有些不知所措。自易中海劳改后,他在车间就成了"边缘人",别说抽烟聊天,连递工具都没人愿意接。"我那都是……跟李师傅学的。"他下意识地看向角落里的李庆祥。

李庆祥正在打磨锤头,闻言抬起头,嘴角难得地翘了翘:"东旭肯学,脑子又活,懂点技术是应该的。"他心里清楚,工友们态度转变,多半是因为那出话剧——贾东旭演的"指导员"懂技术、会讲课,无形中打破了大家对他"易中海徒弟"的刻板印象。

"东旭,"老王压低声音,"你演话剧里说的那个淬火口诀,跟我们平时使的不一样啊?能不能讲讲?"

贾东旭心里一热,这可是破天荒头一遭。他想起苏青排练时说的:把李师傅教的融入台词,没想到真在现实里派上了用场。

"行啊!"他放下饭盒,走到锻锤前,"就说这45号钢吧,淬火温度得控制在840度左右,入水时要竖着进,不能横放……"

他一边说一边比划,李庆祥在旁时不时补充两句。阳光透过车间窗户照进来,落在他汗湿的后背上,也照亮了工友们专注的眼神。曾经的孤立感像晨雾般散去,贾东旭第一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