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犹豫:“还是要看过了再说。”
“我倒是觉得君竹街不错。”周清言自顾自地说道。
“哦?为何?”于氏问道。
“人对于一样东西值多少钱,心里是有大概的认知的。”周清言说道,“比方说穷人,你给他一方帕子,他认为只值二十文钱,超过二十文,他便不会买了。”
“而对富人来说,同样一方帕子,他会认为值一两银子,兴许二两银子也会买,五两银子也会买,但十两银子,一百两银子,他就不会再买了。”
“咱们要做的,就是抬高那帕子在富人心中的价值,让他认为一百两买下来也值得。”
“将铺子开到云山街上,周围的货品卖的价格高上两成,帕子也同样可以高上两成,但高五成旁人就不认了。”
“知春路里面更是一样,卖绣品的铺子多,你这里贵,客人很可能会选旁的铺子,甚至不听一听你的帕子卖的为何这样贵。”
“而开到君竹街则不同,去君竹街的客人,大都有钱有闲,正阳的人,更容易为了‘风雅’‘底蕴’之类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花钱。”
“一旦咱们在绣品上附上了这几样,往上加多少银子,他们都会觉得是理所应当的。”
周清言狡黠地笑了起来:“到时候咱们要给每一块料子,每一种花样都加上一段故事,这样哪怕再普通的帕子,在旁人眼中,也会成为与众不同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