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猎户的农门医女 > 第355章 伙计异常

第355章 伙计异常

韩牧野转身步入药坊前堂,目光再次扫过那几个忙碌的粗使仆役,方才那个左臂动作微有迟滞的小厮身影,清晰地印在他脑海。`我,的?书.城¢ .首?发′

他走到柜台后,拿起张伯方才递来的那份药材清单,看似专注地审阅着。纸张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上面罗列着需要紧急运往北方的防风、黄芪、当归等大宗药材,数量不小,确实是入冬前必须完成的交易。片刻后,他放下清单,对正在指挥伙计打包药材的张伯招了招手:“张伯,这边坐,有些事想问问您。”

张伯是庄子里的老人了,头发花白,背脊微驼,但眼神依旧清亮,做事一丝不苟。他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在韩牧野示意的条凳上坐下,双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盖上,带着老仆特有的恭敬:“庄主,您尽管问,老汉知无不言。”

韩牧野拿起桌上的粗陶茶壶,给张伯倒了杯温热的茶水,推到他面前,自己也倒了一杯,姿态显得放松而家常,仿佛真的只是新官上任了解情况:“张伯,别紧张。我刚接手药铺这摊子事,总得先熟悉熟悉人。尤其这些干粗活的小子丫头们,手脚勤快不勤快,心性稳不稳当,都得心里有数。月禾有孕在身,精力不济,往后这些琐碎,少不得要多倚仗您老的眼力。”

张伯受宠若惊地双手接过茶杯,连声道:“庄主您太客气了,这都是老奴分内的事。!s¨a!n¨y¢e\w\u-./o/r·g-您放心,这药铺里里外外的人,老奴不敢说都摸透了十成十,但七八成是有的。您想知道什么,只管问。”

韩牧野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啜饮一口,目光看似随意地投向窗外后院正在搬运药材的身影,状似不经意地点了其中一人:“刚才在外头搬黄芪的那个伙计,看着面生,是新来的吧?叫什么名字?瞧着干活还算卖力。”

张伯顺着韩牧野的目光望去,正是那个左臂动作有些异样的年轻小厮。他连忙道:“哦,您说阿福啊?是,他是前年,嗯…对,前年秋末的时候,跟着一批人一起进府的。当时夫人说药铺这边缺人手,尤其是能出大力的,就吩咐老奴去玉州府的牙行走了一趟。”

“玉州府的牙行?” 韩牧野重复了一句,手指无意识地在粗糙的茶杯边缘摩挲着。

“正是。”张伯回忆道,“那一次,因为要准备过冬和开春的药材储备,还有扩建药圃的计划,人手缺口不小。夫人给了老奴一笔银子,让老奴去玉州府城最大的‘顺意牙行’,挑十个身家清白、手脚麻利的下人回来。最后挑中了两个经验老道的嬷嬷,四个手脚勤快的丫鬟,还有四个看着结实有力气的小厮,阿福就是其中之一。?5/2.m+i¨a*n?h?u^a+t^a+n_g·.\c¨o-m/”

“十个人……”韩牧野沉吟着,脑海中迅速将庄园近期的人员变动梳理了一遍,“都是玉州府本地人?”

张伯摇摇头:“不全是。牙行里的人,天南海北的都有,都是因着各种缘由卖身的。当时挑人的时候,老奴也仔细问过牙人,也盘问过他们本人。那两个嬷嬷,一个姓周,原是玉州府郊县大户人家的厨娘,主家败落才被发卖;另一个姓李,说是北边逃难过来的,丈夫死在路上了,带着个小孙女,看着可怜,手脚也利索,就留下了。四个丫鬟,两个是玉州府本地小户人家的女儿,家道中落被卖;一个是从南边来的,口音有点重;还有一个年纪最小,才十三四岁,说是家里遭了灾,爹娘都没了,孤身一人被拐子卖到牙行的。至于四个小厮嘛……”

张伯顿了顿,似乎在努力回忆细节:“阿福,还有另一个叫栓柱的,都是玉州府本地口音。阿福当时说自己家里遭了水灾,爹娘都没了,就剩他一个,为了活命才自卖自身。栓柱是家里兄弟多,养不活,爹娘把他卖了换点口粮。另外两个小厮,一个叫石头,看着憨厚,力气最大,说是西边山里猎户的儿子,打猎时摔断了腿,家里欠了债被卖了抵债;还有一个叫水生,比较机灵,口齿伶俐,说是运河边跑船人家的孩子,船翻了,就剩他一个飘上岸,被牙行捡了。”

韩牧野静静地听着,将每个人的名字、来历、特征都在心中过了一遍。张伯的叙述清晰,也符合牙行买人的常见情况,表面上看不出太大的疑点。但他作为刑官,深知表象之下往往藏着玄机。这些“悲惨”的来历,恰恰是最容易编造和利用的掩护。

“这些人进府后,都安置在哪里?主要做些什么?” 韩牧野继续问,语气平和。

“回庄主,两个嬷嬷,周嬷嬷现在在厨房帮厨,李嬷嬷带着小孙女在后院做些浆洗缝补的杂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