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
宋应星站在西山矿场,脚下是乌黑的煤矸石,面前是一群目光不善的老矿工和铁匠。*l¨u,o,l-a¢x¢s-w,.?c*o?m*
“焦炭炼铁?”一个胡子花白的老铁匠啐了口唾沫,往前凑了凑,浑浊的眼睛盯着宋应星,
“宋先生,不是俺们不敬您,这炼铁的法子,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用了几百年,还能有错?拿那些黑炭疙瘩炼铁,烧出来的火太猛,会把铁性都烧没了,到时候炼出来的就是一炉废渣!”
另一个壮硕的矿工,膀大腰圆,瓮声瓮气地附和,声音在矿场上回荡:
“就是!那玩意儿黑不溜秋,死气沉沉,能炼出什么好铁来?早些年南边就有人试过类似的法子,结果呢?炼出来一堆脆得跟瓦片似的铁,一敲就碎!别是异想天开,糟蹋了咱们这上好的矿石,还耽误工夫!”
周围的工匠们也跟着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怀疑和不满的声音越来越大。
周涛踱步上前,脸上依旧挂着那副惯常的笑容:
“诸位师傅,且安静片刻。宋先生是我三顾茅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请来的高人,他的学问,我是绝对认可的!他的法子,咱们就试试。凡是参与新高炉建造和试验的,工钱,加倍!若是成功了,每个人,另有重赏!”
环视一圈,目光在几个先前叫嚷得最凶的刺头脸上不轻不重地顿了顿,声音微微一沉:“当然,丑话说在前头,若是有谁觉得宋先生的法子不妥,那也无妨,可以自行退出。但若是在暗地里想使绊子,或者阳奉阴违,耽误了本公子的大事,可别怪本公子翻脸不认人。”
宋应星未急于争辩,平静地听着众人的议论,仿佛那些质疑与他无关。此刻见场面安静下来,他才挽起袖子,对几个站在人群边缘的年轻工匠招了招手:“几位,劳烦搭把手。空口白话,说再多也无益。咱们先按这图纸,把那座废弃的旧高炉改一改。重点是这风箱的构造和炉膛的砌法,要用新运来的那种耐火砖。+齐,盛+小·说-网+ ?首.发\”
他指着摊开在石板上的图纸,开始耐心地讲解起来,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几个被周涛许诺重赏打动的工匠,将信将疑地互相看了看,还是跟着他忙活起来。
与此同时,京城徐府。
徐光启独自坐在书房,面前摊着周涛派人送来的那几张“图纸”,眉头紧锁,陷入了凝思。上面画着一些他从未见过的奇特的杠杆组合、复杂的齿轮传动机构,还有一些他完全不认识的符号,旁边标注着不同物质混合燃烧后可能产生的效果,以及一些奇怪的比例。
“杠杆可以省力,齿轮可以改变传动方向和速度……这些,老夫都明白。但这些符号,究竟代表什么?莫非是西洋泰西传来的某种代号,代表着不同的药性,或是某种物质的内在特性?”伸出干枯的手指,轻轻拂过图纸上的线条,喃喃自语,浑浊的眼中却闪过一丝难以抑制的光芒。
沉吟半晌,起身唤来管家,低声吩咐道:
“你按这张单子上标注的几种寻常矿物,还有硝石、硫磺等物,每样都少量购置一些回来。记住,要拣选上好的,尤其是硝石,不可掺杂。另外,再找几个手巧的木匠,照着这几张图纸,先做几个小巧的木质模型出来,尺寸不必太大,但务求精准。”
管家应声离去。徐光启又在后院一处僻静角落,命人搭起了一个小小的试验台,周围用布幔遮挡起来。接下来的几日,他时而对着那些新做好的农具模型反复拆装、比划,时而又穿上旧袍,戴上风镜,小心翼翼地将那些粉末状的物质,按照图纸上标注的比例,一点一点地混合、研磨,神情专注,浑然忘我。
西山,经过几日紧张的劳作,高炉的初步改造已经完成。
宋应星亲自爬上爬下,仔细检查了每一处细节,确认无误后,才指挥着那些将信将疑的工匠们,将粉碎好的焦炭与筛选过的铁矿石,按照他精确计算的比例,一层焦炭、一层矿石,分层装入新改造的炉膛之内。-d^a¢n!g`k_a′n~s-h\u^.`c¢o?m`
一切准备就绪,宋应星深吸一口气,对着负责点火的工匠沉声道:“点火!”
随着他一声令下,几支火把被投入炉底,引燃了最下层的焦炭。炉膛内,火光渐起,逐渐向上蔓延。
围观的众人都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那些先前叫嚷得最凶的老矿工和铁匠,依旧远远地站在上风口,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看好戏的神情,等着看宋应星如何出丑。
炉火熊熊燃烧起来,热浪一波波地向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