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学厨。
他知道,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开父母。
这次分别,是为了下次更好的重逢!
“小机灵,重要的事曾祖父已叮嘱过,没什么额外的话了。”
“记住,你是徐家的传人,到了部队可别给徐家丢脸,明白吗?”
尽管不舍,但曾祖父更盼着他能在军中有所作为。
徐家世代行伍,他本以为家族传承到此为止,可贾建设的到来给了他新的希望。
“曾祖父、爸爸、妈妈。”
“放心,我绝不会让家人失望。”
“车要开了,我出发了!”
话音未落,“呜——”的汽笛声响起,火车即将启程。
“去吧。”
“小机灵,去吧,曾祖父等你载誉归来。”
“儿子,记得多写信。”
“我走了,爸、妈、曾祖父再见。”
于莉望着远去的列车,泪水悄然滑落,投入贾建设怀中。
!“放心,有曾祖父的老部下照应,没事的。”
“嗯。”
小机灵离去已有段时日,于莉渐渐平复心情。
她懂,孩子大了自然要 ** 。
只是儿子从未远离,突然离开让她难以承受。
这些天贾建设努力开导,可谓竭尽全力。
方法很简单:既然于莉因儿子离别而伤感,那就再造个儿子般的存在。
果然有效,短短几天,于莉恢复活力,神采奕奕。
这招虽简单,却奏效迅速。
并非全无副作用,只是于莉近几日睡眠时间明显增加。
这使得贾建设不得不频繁掌厨,但他对此毫无怨言。
毕竟身体素质如此优秀,这辈子怕是改不了了。
近来人们最关心的事情依旧是高考。
高考结束后,考生们虽恢复日常,却每日期待大学的来信,因为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傻柱,你家有挂号信。”
这天何雨柱刚进单位,就被门房大爷喊住。
即便做了食堂主任,很多人仍习惯唤他傻柱。
被这么叫了多年,他也早已习惯,未觉有何不妥。
起初有人改口,后见他不介意,索性都沿用旧称,连从前不用此称呼的人也开始叫了。
何雨柱若知此事,不知会哭还是笑。
扯远了,还是说信的事吧。
听到有挂号信,何雨柱先是一愣,随即激动起来——莫非是女儿的录取通知书?他快步到门房,见信封上写着燕京大学地址,难道女儿考上燕京大学了?
管不得讲究礼节,他直接拆开信件。”哈哈!果然燕京大学!”他欣喜地告诉门房。”傻柱,你们家出了个女状元呢!”门房的话带着几分调侃。
别小看轧钢厂的门房大爷,他深知燕京大学的地位。
何雨柱站在上万人的大厂门口,虽只是个守门人,却也识文断字。
他对京城大学的分量心知肚明。
“哈哈,替我家姑娘谢谢您的夸赞!”何雨柱递上一包烟,语气难得地温和。
门房老人也不推辞,直接将烟揣进兜里。
这可是喜烟,自然得收下。
送完烟后,何雨柱没在门房多待,急着要把这个喜讯分享给别人。
而他脑中首先浮现的,竟然是妹夫贾建设,而不是自己的妻子马敏。
这感情,怕是深厚得很!
“诗雨考上燕京大学了?”贾建设正坐在椅子上,听到消息后一脸震惊。
何雨柱兴奋地冲进办公室,拍出一封信,激动地告诉他女儿的喜讯。
燕京大学,那是贾建设这辈子都难以企及的梦想。
在他的家乡,能考进这所大学的,屈指可数。
“我闺女厉害吧!”何雨柱自豪地说。
“厉害,真厉害!”贾建设竖起大拇指称赞。
“嫂子应该也知道了吧?”贾建设随口问。
“哎呀,我还没告诉她呢!”何雨柱挠头,意识到自己的疏忽。
“柱子哥,你是不是一收到信就来找我了?”
“我是忘了嘛!”何雨柱不好意思地解释。
“那你快回去告诉嫂子啊,晚了可不好!”
“对对对,我这就去!”何雨柱赶紧跑回家报喜。
贾建设无奈地摇头,不知何雨柱此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