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吧,既然韩哥都这么说了,那就随缘吧。”
“我既然是有福之人,总该有所表现才是。”
贾建设心情颇佳,打趣了一句。
但他所言非虚,确实有好事降临。
他从兜里拿出一沓现金与票据,仿佛要分发红利。
“这是什么?”庞庆丰好奇地问。
“这是我们此次的补助,刚从财务科领来的。”
“大家在唐海都很辛苦,既然李民富如此慷慨,我们也不必客气。”
贾建设说完当场分发财物,将钱与票据分成四份,何雨柱那份留待下班带回大杂院。
“李民富倒是很大方啊!”庞庆丰看着自己所得的钱与票据,笑着说道。
“哼,他不过是慷他人之慨罢了。”韩庆阳冷哼一声,但并未拒绝这份意外之财。
毕竟贾建设说了,这是他们此行唐海的补贴,不要白不要!
“管它呢,这笔钱咱们拿得心安理得。”
“正好我媳妇一直想买台电视,这下不用动用存款了。”
既然都是自家人,庞庆丰也不隐瞒。
他兴高采烈地数着钱,甚至说出了用途。
并不是庞庆阳不相信贾建设,只是手里一沓钱,忍不住就想清点一下。
这正是他对贾建设和韩庆阳毫无保留的信任体现!
听庞庆丰说完,韩庆阳瞥了一眼桌上钱,嘴角浮现笑意。
他媳妇也早想添台电视了。
如今多了这份意外之财,是不是还能再添置一台洗衣机?
“对了,李民富还给了五个工人岗位。”贾建设补充道。
“看来这名额和钱是给我们封口费的。”韩庆阳冷眼盯着桌上钱票轻蔑地说。
“呵,咱们心里明白就好。”
“还是先商量下,这五个名额怎么分吧。”
这件事贾建设当然得征求韩庆阳意见,毕竟正式工名额太宝贵了。
韩庆阳听完贾建设的话,没有立刻回应,而是看向庞庆丰。
庞庆丰轻轻点头后,韩庆阳笑呵呵地开口:“名额还是你来定吧!”
“韩哥,你们别多想。”
“你们知道的,我根本不需要这些名额。”
“你们家孩子多,都到该工作年纪了,想必也发愁吧。”
“这样,韩哥分两个,庆丰一个,剩下两个给柱子哥安排。”
贾建设确实用不上这些名额。
哪怕再珍贵,他的孩子都不在本地。
至于庞庆丰的情况他不清楚,但韩庆阳的情况他很清楚。
韩庆阳家三个儿子,老大老二也是刚回城的青年人。
眼下他正为两人的就业问题苦恼。
上次轧钢厂分名额时,身为副主任的他也分到一个。
不过最后这个机会给了老战友的儿子。
---
老战友早逝,留下寡妻幼子与年迈婆婆,生活艰辛。
两人曾有生死之交,韩庆阳因此将珍贵名额给了他们。
但此事令其子不满,埋怨父亲偏向外人。
韩庆阳的妻子虽理解,却仍心存委屈,毕竟儿子比外人更亲近。
韩庆阳自觉无过,却也愧对儿子,正为两个孩子的就业发愁。
“韩哥,你别推辞了。
你家境我知道,难道要让孩子一直闲着?”
“是啊,阳哥,建设都开口了,孩子工作要紧。”
“我家也一样,老大也赋闲在家,我正发愁呢。”
“建设,多谢你了。”
庞庆丰的大儿子,与韩家兄弟一样刚回城。
他级别低,此前无缘分配岗位,也正为此犯难。
他点头同意,是因为感到不好意思。
此次去唐海,他不仅涨薪还获额外奖励,已感占了便宜,没想到贾建设竟全数分配。
这让庞庆丰既感激又信心倍增。”韩哥,既然如此,这两个名额我就收下了,不再推辞。”
“建设,这事我记着,多余话不多说。”韩庆阳真诚道。
“这才合适。”
“对了,晚上徐威邀我们聚餐,我已经答应了。
下班记得来食堂,我去通知柱子哥,先走一步。”
贾建设话音刚落便径直前往大杂院寻何雨柱,没再继续与庞庆丰和韩庆阳多谈。